国庆假期日本旅游后记:出行篇( 九 )

\n

货运量结构变化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铁路货物运输的落后性:运输线路固定 , 运输成本高 , 安全性较差 。 2)产业部门结构变化:能源结构从煤炭转变为石油 , 制造业结构从以材料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高级加工为主 , 此外 , 第三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 , 要求货物运输更加灵活、机动、迅速、方便 。 3)生产力配置变化:日本所需的原材料、能源主要依靠国外进口 , 且第二、三产业集中在沿海 , 因而不需要铁路转运 , 配置在工业小区的内地工业更便于公路运输 。

\n

\n

2. 汽车工业发展和公路路网形成

\n

与此同时 , 日本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公路路网逐步形成 , 公路运输逐步挤占了铁路运输的市场份额 。 1983年 , 日本汽车产量已达到了1121万辆 , 超过美国 , 居世界第一;50-80年代 , 日本政府对高路公路建设大力投资 , 1965-1981年间 , 日本公路建设的投资占该时期公共投资的32% ,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 至1984年 , 日本公路总里程达到112万千米 , 高速公路发展到3758.8千米 , 已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国道为主干 , 联系全国各个重要地区的公路交通运输网 , 其公路长度与国土面积的比率仅次于波兰 , 居世界第二 。 汽车工业发展和公路投资建设有效的为公路客货运输创造了条件 , 铁路运输逐步被取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