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第三组数据(图示),亚马逊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亚马逊美国站有20万新卖家入驻,同比增长了45%。右边是亿邦智库做的一个抽样调研,50%的企业从事跨境电商不足3年,开展跨境电商业务超过5年的企业不足20%。
另外,今年35%的企业销售额相比去年出现了负增长,有36%的企业处于低速增长区(增长不足20%),仅有9%的企业处于高速增长区(整体增速超过50%)。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大量新企业涌入这个行业的同时,大量的企业也在面临着增长瓶颈。
文章插图
再来看几个典型的现象:
【 跨境电商|亚马逊35%卖家负增长?铺货 选品都是死亡陷阱!必须终结】第一个现象,2020年可以说是独立站的井喷之年,2020年整个独立站的市场大概达到了0.8万亿的规模,市场份额占比达到了25%,预计到2025年的能够占到50%。也就是,未来三年独立站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从在去年开始,大批DTC品牌崛起。
我们做的一个不完全统计显示,从去年到今年9月底的时候,至少有12家DTC品牌公开宣布过融资消息。要说明的是,DTC品牌不完全等于独立站,但是独立站是DTC品牌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商家实现品牌化发展的必要布局。在这12家公布过融资消息的DTC品牌里,大部分是以独立站为主的,剩下的即便不是以独立站为主,也做了独立站的布局,因为这是他们的品牌官网。
第二个现象,跨境品牌化和品牌跨境化。跨境品牌化是说,我们看到很多跨境电商卖家都开始提倡品牌化发展,原来做铺货开始转型精品模式,原来没有品牌思维的开始研究怎么打造品牌。品牌跨境化主要指国内品牌,一是有很多传统品牌,比如说林氏木业、喜临门、以纯等等,这些大众所熟知的国内传统品牌都在做跨境电商了;二是很多这两年才崛起的新消费品牌,比如花西子、完美日记、三顿半等,也纷纷布局了海外业务。
跨境电商品牌化和品牌跨境电商化正在同时发生,是不是意味着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谁遏住了跨境电商卖家的喉咙?
第一个挑战,低利润周期。(图示)左边几个圈,代表着平台。亚马逊一直以来的低价策略想必大家很熟悉了,前段时间备战旺季的时候,业内很多段子,“中国慈善总会亚马逊分会” “亚马逊慈善俱乐部”,说的就是大家都在打价格战、降价、血亏陪跑。
文章插图
沃尔玛从去年开始进攻很猛,很多卖家说今年的沃尔玛就是2014年的亚马逊,处于躺赢阶段,但降价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策略。Q3财报发布后,官方就宣布采取低价策略,自己还取了个新名字——抗通胀斗士。其他的平台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而言之,平台方来看,价格战,价格战,价格战。
那卖家端怎么样呢?我们看几个有公开数据的上市企业。跨境电商行业内的明星企业,安克创新,Q3营收同比增长22.63%,净利润同比出现负增长,下降7.4%。乐歌Q3营收上涨19.97%,净利润同比下降50%。
两家企业都在财报中提到,利润被拖累原因包括原材料成本上涨、海运运费增加、广告投入增多等。下面两个是涉及被亚马逊封号的大卖家,泽宝、有棵树,Q3营收和利润都在下降,财报中解释亏损的原因也提及受平台政策调整及公司业务转型等影响。
除了这些发布财报的公司,我们在业内也听到很多声音,比如,某个大卖家说 “7月一个月打折亏了3000万”,也有说“8月订单量与上半年正常月份相比,下降幅度超过50%”,还有说“第二季度就停止备货了,下半年就是以清库存为主”。整个行业似乎陷入一个低利润周期。
推荐阅读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用户|淘宝将实现退货秒退款,每年至少要交88元,亚马逊直接退款不退货
- 实体店|电商交税未来或成趋势,多数卖家不赞同,背后原因不为人知
- focus seller|销量增涨1500%!GMV翻3倍!是谁在加速中国跨境商家出海变现?
- 卖家|亚马逊旺季最晚入仓时间已公布!卖家:然而没货
- 小相|小人物出海记:抢食亚马逊,月销百万
- 跨境电商|商务部:跨境电商5年增长近10倍,去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 基地|永嘉县岩坦镇将打造浙南最大农产品电商基地!
- 电商|马云曾用224亿收购的大润发,4年多过去了,大润发如今发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