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二妻:丧夫后与小10岁小伙同居,被继女状告,晚年出家为尼


黎元洪二妻:丧夫后与小10岁小伙同居,被继女状告,晚年出家为尼


文章图片


黎元洪二妻:丧夫后与小10岁小伙同居,被继女状告,晚年出家为尼


文章图片


黎元洪二妻:丧夫后与小10岁小伙同居,被继女状告,晚年出家为尼


文章图片


黎元洪二妻:丧夫后与小10岁小伙同居,被继女状告,晚年出家为尼


文章图片


黎元洪二妻:丧夫后与小10岁小伙同居,被继女状告,晚年出家为尼


文章图片


黎元洪二妻:丧夫后与小10岁小伙同居,被继女状告,晚年出家为尼


文章图片


黎元洪二妻:丧夫后与小10岁小伙同居,被继女状告,晚年出家为尼


文章图片


黎元洪二妻:丧夫后与小10岁小伙同居,被继女状告,晚年出家为尼


文章图片


黎元洪二妻:丧夫后与小10岁小伙同居,被继女状告,晚年出家为尼


文章图片


黎元洪二妻:丧夫后与小10岁小伙同居,被继女状告,晚年出家为尼


文章图片


黎元洪二妻:丧夫后与小10岁小伙同居,被继女状告,晚年出家为尼


文章图片


黎元洪二妻:丧夫后与小10岁小伙同居,被继女状告,晚年出家为尼


文章图片

1935年2月9日 , 民国前总理熊希龄以66岁高龄 , 迎娶了小自己二十多岁的复旦才女 , 毛彦文 。
二人“老夫少妻”的结合一时间成为美谈 , 上海的大街小巷中充满了对他们婚姻的祝福 。

但当这则消息传到杭州一处尼姑庵里时 , 却刺激到了在此处修行的危文绣 。 危文绣愤懑不平 , 心中激荡着一股怒气 。
凭什么熊希龄老夫少妻的婚姻被人称为“天作之合” , 而自己想要自由恋爱 , 同样和比自己小的恋人结婚时却被申斥为“大逆不道” , 甚至被“驱逐”出青岛?
危文绣在《申报》上振臂高呼 , 直称“礼教吃人” 。
这位危文绣究竟何许人也?

时人为何对她的婚姻存在诸多非议 , 不予祝福便罢了 , 为何还要多加阻挠甚至逐她离开?她的身上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出身贫苦 , 无奈入风尘危文绣本是江西人士 , 一家人守着一口薄田度日 , 日子清苦 , 却也平淡有味 。
在乱世年代 , 能有一方遮风挡雨的屋檐 , 能和家人一起 , 便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了 。
可那世道 , 却连这点朴素的幸福都吝于给她 。

那年 , 江西闹起了饥荒 , 地里颗粒无收 , 大道小路两旁 , 到处都是饿死的人 。 用路有饿殍、人间地狱的词来形容那时候的光景 , 丝毫不过 。
为了给一家人寻条活路 , 危文绣的父母带着她踏上了逃荒的路 。
但逃离江西并没有给这户苦命的人家带来新生 , 危文绣的父母倒在了逃荒路上 。
不知是危文绣的父母究竟是死于饥饿还是亡于疾病 , 但在那个人人自危的时候 , 任何一点意外都可能要了人的性命 。

危文绣想给父母买一口薄棺让他们可以入土为安 , 但她身无分文 。 这一路上 , 危文绣靠着一路乞讨一路挖草根才苟活下来 , 哪里还有买棺材的钱呢?
危文绣擦干眼泪 , 她记得父亲曾经给自己讲过的话本里 , 自古就有贫家女卖身葬父的故事 。 自己还年轻 , 干活也麻利 , 卖身为奴应该也能换来安葬父母的钱 。
就这样 , 危文绣跪在了市集上 , 自言愿意卖身为婢 , 只求换一口薄棺安葬双亲 。
但最终买下危文绣的却并不是什么富庶人家 , 而是青楼里的老鸨 。

老鸨并不是什么大发善心的好人 。 她打量着危文绣虽然蓬头垢面 , 但依稀可以看出是个清秀的美人胚子 , 如果多加打磨 , 日后必定能成为自己楼里的招牌
老鸨本以为危文绣会和其他那些因为家贫流落风尘的女子一样犹豫拒绝 , 却不料危文绣略一思索便答应了下来 。
危文绣知道 , 乱世里没有什么安稳日子可言 , 自己为奴为婢未必就能求得一生平安 。
入了青楼虽然为人不齿 , 但未尝不能给自己挣一个好出路 , 再说如今天气炎热尸身易腐 , 必须尽早让父母入土安葬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