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发现胃癌是稀罕事,中国几乎天天有——做好两件事就能预防
著名病理学家纪小龙教授在一个健康节目中说: “在西方发现一个胃癌是稀罕事 , 在中国每天都有! ”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 腾讯视频《90秒说健康》
2018年底 , 美国癌症学会官方期刊发表了《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 , 对185个国家中36种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了评估 , 根据该报告 ,胃癌位居2018年中国癌症发病率第三位, 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 , 在中国属于绝对的高发癌症 。
笔者所在的医院规模并不算很大 , 在内镜中心 , 几乎每月都会有数例甚至十几个胃癌被确诊 , 而且80%都是中晚期 。
据我国癌症中心的最新数据 ,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 , 中国约占50万人 。
我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 , 仅约15-20% , 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 , 5年总体生存率不足50%(进展期不足30%) 。
每年我国新发现40万胃癌患者 , 占世界胃癌发病人数的42% , 是欧美发达国家的4~8倍 。
2015年的数据显示 , 每年有49.8万人死于胃癌 。
为什么会这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推究原因主要有二个:
不注重幽门螺杆菌的检查和根除;
不注重胃镜的检查 。
前者 , 可以有效预防胃癌 ,
后者可以在早期甚至癌前状态就发现胃癌 。
欧美国家在控制幽门螺杆菌和胃镜筛查上都做了大量工作;有些还列为法定体检和医保项目;
就连我们的近邻日韩 , 虽然发病率高 , 但是治愈率也高 , 因为他们的胃癌60-80%都属于早癌 。
比如日本 , 在数年前实施了“消灭胃癌计划” , 12岁以上必须检测和根除幽门螺杆菌;40岁必须做第一次胃镜 , 并纳入了医保计划 。 这使他们发病率虽高 , 死亡率却远远低于中国 , 早癌发现率高于70% 。
我国由于特殊的饮食习惯 , 已成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国;再加上对胃镜检查的漠视或者误解 , 致使胃癌无情地猖獗 。
所以 , 只要你及时做了这两件事 , 就能够有效的预防胃癌 , 即使癌变了 , 也能得到根治 。
本文插图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我国胃癌的主要病因
幽门螺杆菌可谓是大名鼎鼎 , 因为它不但产生了一个诺贝尔奖 , 更重要的是为胃病的治疗打开了一扇窗户 。 在此之前 , 人们很久没有弄清楚消化性溃疡和某些胃炎、胃癌的确切病因 , 因此 , 在十几年前 , 胃溃疡还是一个难以治愈的疾病 。
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发布的报告 , 大约7-8亿中国人感染了这种叫“幽门螺杆菌”的细菌 。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
我国2019年4月发布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专家共识》指出:
1、Hp感染是我国胃癌的主要病因
欧美国家胃癌发生率低 , 可能与他们的分餐制有关;
我国的饮食习惯可能加剧了幽门螺杆菌的传播 , 目前感染率已经达到了50-56% , 约有7亿人被感染 。
- Hp感染患者中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 ,
- 5%-10%发生Hp相关性消化不良 ,
- 1% 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MALT淋巴瘤);
- 多数感染者并无症状或并发症 , 但所有感染者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 , 即Hp胃炎 。
- 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 肠型胃癌(占胃癌极大多数)发生模式为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 已获得公认;Hp感染者均会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 , 在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和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 , 因此Hp感染在肠型胃癌发生中起关键作用 。
大量研究证实 , 根除幽门螺杆菌能够有效预防胃癌:
季加孚教授团队的成果显示 , 可降低39%的罹患率;
李兆申院士曾说: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几乎可100%预防肠型胃癌 , 而且根除越早收益越大;
另有研究显示 , 约90%非贲门部胃癌发生与Hp感染有关;
环境因素在胃癌发生中的总体作用弱于Hp感染;
遗传因素只在1%-3%的遗传性弥漫性胃癌发生中起决定作用;
韩国的一项大型研究表明 , 根除后可降低60%异时性胃癌的发生率 。。。。。
可见 , HP感染史胃癌的主要元凶 , 根除幽门螺杆菌 , 对于预防胃癌至关重要 。
推荐阅读
- 眼皮跳的食疗方法都有什么
- 口腔溃疡到底吃什么好的最快?
- 血脂高需要吃什么才好?
- 吃什么东西除湿气效果好
- 治疗咳嗽的食疗法有哪些?
- 玉米须能降血脂吗怎么做好吃
- 手术后可以吃姜吗
- 气血不足应该吃啥
- 高血压能吃鲟鱼吗
- 血脂高脂肪肝吃什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