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发现胃癌是稀罕事,中国几乎天天有——做好两件事就能预防( 二 )
本文插图
3、怎么知道是否被感染了呢?
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碳13和碳14呼气试验 , 简单便捷准确无创 。
还有就是做胃镜的时候 , 医生取出来一点活体组织进行试验 。
前2种最为常用;但是需注意 , 碳14不能用于14岁以下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
本文插图
4、治疗和复查
我国第五次幽门螺杆菌共识意见建议的为含铋剂的四联疗法 , 每天两次 , 疗程10-14天 。
本文插图
大多数消化科医生认为(当然包括本人) , 成年人 , 一旦发现被感染 , 无论有无症状 , 只要没有抗衡因素 , 都建议根除治疗;
对于12岁以下儿童和孕妇 , 则不建议检测和治疗 。
停药后4周,复查呼气试验 , 如果阴性 , 恭喜你 , 已经被清除了 。
5、根除后会不会重复感染呢?
会 , 但很低 。 我国的5年再感染率在5-8% , 所以 , 根除后 , 还应注意饮食卫生 。
不过 , 据诺贝尔奖得主马歇尔教授说 , 中国人平时的饮食习惯并不明显增加再感染的风险 。
但对于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 , 尤其是伴有肠化生或异型增生的患者 , 即使根除了 , 也要每年复查 , 一旦再感染 , 还要根除治疗 。 因为在这些阶段 , HP往往是起着一个催化剂的作用 。
胃镜是发现早癌的利器
HP是造成胃癌的主要原因 , 但不是唯一原因 , 胃癌发生是多因素共同参与、长时间演变的结果 。
也就是说 , 感染了HP , 不一定会得胃癌;
不感染Hp , 不一定不会得胃癌 。
所以及时的胃镜检查 , 很有必要 。
通过胃镜检查 , 我们不但能发现一些常见的胃病 , 比如胃炎、溃疡、息肉、食道及十二指肠一般性病变 , 还能发现早癌 。
如今的胃镜 , 技术十分强大 , 我国也有4-5万经过严格培训的内镜医生 , 不仅常规检查 , 就连一些内镜下手术的技术水平 , 并不落后于西方国家 。
本文插图
这么小的早癌也能被发现
内镜下能发现极早期的癌和癌前状态 , 在此时 , 可以在胃镜下处理或切除 , 不用开刀 , 治愈率可以说几乎100% 。
本文插图
上图 , 胃镜染色与放大
再比如内镜精查 , 在常规胃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后 , 进行放大内镜、染色内镜、电子染色内镜等检查 , 使病灶观察更细致入微 , 从而判断是否癌性病灶 , 癌的侧向浸润范围 , 垂直浸润深度 , 分化程度 , 有无镜下治疗指征等 。
那么哪些人需要胃镜检查呢?
根据2018发布的国家胃癌诊疗规范 , 以下人群需要胃镜检查;
符合下列第1条和2~6中任一条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 , 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①年龄40岁以上 , 男女不限;
②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③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④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⑤胃癌病人一级亲属;
⑥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
筛查方法(见下图):
本文插图
预防胃癌还要从生活习惯做起
除了上述两个最有效的措施 , 说实话 , 老杜也没有特别的方法 。
最重要的是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 比如规律饮食、作息正常、定期体检 。
假如你出现了以下4种情况 , 就要及早就医 , 不可延误 。
- 上腹部不适、心窝隐痛、食后饱胀感;
- 食欲不振、消瘦、乏力;
- 经常呕吐隔夜宿食和不含胆汁的胃液;
- 大便呈黑色或带血 。
- 经常食用盐渍或烟熏食物
- 长期胃部有炎症或腺瘤性息肉
- 吸烟喝酒
- 焦虑紧张等精神压力
大家熟知的烧烤、油炸类食品能诱发癌症 。 有报道称 , 30岁到40岁的胃癌患者中 , 过半的人都爱吃烧烤或麻辣烫 。 尤其是有些地区的人们口味重 , 喜欢吃烧烤 , 但食物经过烧烤或烟熏后 , 容易产生如3-4苯并芘和环芳烃类物质 , 这些都是明确的致癌原 。
推荐阅读
- 眼皮跳的食疗方法都有什么
- 口腔溃疡到底吃什么好的最快?
- 血脂高需要吃什么才好?
- 吃什么东西除湿气效果好
- 治疗咳嗽的食疗法有哪些?
- 玉米须能降血脂吗怎么做好吃
- 手术后可以吃姜吗
- 气血不足应该吃啥
- 高血压能吃鲟鱼吗
- 血脂高脂肪肝吃什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