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自学教学视频|关于“自学-自教”尝试的教学随笔( 七 )



抽查到的这些同学,相对来说自学能力不够强,以前这个别学生也有过反对自学的言论 。从这堂课来看,可能还是观念没有转变之故,总是等着老师给她安排做什么,自己学得不主动 。这说到底,还是观念的问题和习惯的问题 。

但从整体来看,课堂效果还是不错的 。第二项任务有些学生20分钟就完成了,大部分学生25分钟内完成,第三项任务,10分钟之内大部分学生把课文读背了 。至于默写,留到课外去完成也未尝不可 。总之,学习有了目标,有了计划性,效率还是挺不错的 。

字字落实遇到的问题,我没有当堂给他们解决 。

我问:是现在就给你们解决呢,还是你们自己先试试呢?他们表示愿意自己先去尝试一下 。

12、自学--自教:前提是自觉

前天两位同学当小老师,课上得比较成功 。昨天学习《观潮》时,学生们还是坚决要求自学,并要求再当小老师自教 。这样看来,一个课时自学,一个课时自教,就形成了“自学-自教”模式 。

学生已经有了自学的热情,这时候就不能够泼冷水,对于探索中的不足,也应该谅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

自学的课堂上,同学们表现已经非常不错,反正没有哪个闲着无事,都很认真地在学习钻研 。今天的课堂上,则由他们自教,其实就相当于选出主持人,组织课堂讨论 。

这堂课踊跃报名当小老师的有朱梦婷、周珠娅、朱丹丹 。

朱梦婷因为有过主持的经验,上台后显得落落大方,很老练 。与同学的沟通也很自然 。比如上课前,她先来了一段开场白,调动了一下学习气氛 。在讨论过程中,也能不时的插入自己的见解,对某些重点的词语进行了追问 。更难得的是,她还组织了段落大意的概括和写作特色的讨论,对于所教段落的修辞方法进行了详细讨论,这样一来,同学们对第一段就学得非常透彻了 。

周珠娅和朱丹丹则略显拘谨,但环节仍然很清晰,该做的事情都没有遗漏 。周珠娅在处理译文环节时显得不够老练,在指名同学全译了第二段以后,本来只需对某些重点词语或不懂文句再作引导讨论,可是她自己把此段落重新翻译了一遍,不仅重复,而且费时较多,而对其中的关键词句则忽略了 。她也组织了大意概括和问题讨论,但问题比较偏:“从哪里可以看出把船比作潮水?”结果造成了大家莫名其妙 。看得出她对自己的表现不够满意,但我觉得也不错了,毕竟是第一次上台 。

朱丹丹能够举手,是我想不到的 。这位同学给我的感觉向来是比较内向拘谨的,以前课堂上举手次数也不多 。这次她表现出了这么大的勇气,我毫不犹豫地给了她表现的机会 。她有两点做得很好,可圈可点:一是注重一般人容易忽略的字词,在指名翻译后,杀个回马枪--追问一下对个别字词的理解,比如“而僦赁看幕”、“而旗尾略不沾湿”两句中的“而”字;二是敢于让那些平时学习不够认真的同学来表现,只要给了他们机会,他们也显得比较认真 。或许是有意来激励他们?这些同学平时往往会被老师忽略,是自己的同学给了他们公平的机会 。还有一点: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表现得很谦虚,比如说两个多音字的读音,“车马塞途”的“塞”,“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的“干”,同学们提出质疑,她就让大家查词典 。略嫌不足的是有些环节时间拖延太长,显得节奏松散,影响了其他内容的学习 。但总的来说也很不错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