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自学教学视频|关于“自学-自教”尝试的教学随笔( 八 )



最后,我得到一分钟的机会,给他们指点了一下作者所处的时代及文章写作的背景,使他们对文章所包含的故国之思有所了解 。

这么看来,我差不多要失业了 。

如果时间上能够安排得紧凑些,那么还可以节省五到十分钟时间,把课文读熟,个别精彩段落也许能够读背 。但这个代价,我觉得花了也值得 。还有什么比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重要呢?只要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他们的能力一定会提高得更快 。课堂上五到十分钟的时间损失,在他们有了自觉性的前提下,是很容易给补回来的 。还有一点感觉,安排朗读的时候,他们多是采用齐读,方式还不够多样,没有小组读,也没有抽读 。这在以后尝试中是值得注意的 。

我觉得这种形式的学习还值得继续尝试 。

13、自学-自教:从内容到形式都应深化

昨天学习《湖心亭看雪》 。绝大部分学生照例要求自学,但也有个别学生表示异议:“又是自学!”语气中透露出厌烦情绪 。

应该说,大多数学生已经适应了自学方式,找到了自学一篇文章的方法 。但自学课的程式和内容可能会显得单调 。比如说这些天的内容就都是文言文,一般都是按着“解决生字-读通课文-理解文句-背诵默写”的顺序进行的 。

这堂课能取消自学吗?当然不能 。自学能力只能在不断的自学中培养和形成 。自学的取向不能削弱,只能加强 。但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应该有所改变 。

于是我说:“这堂课自学,我要提一些新的要求 。一是半节课之后,我要抽查你们学到了什么,学得怎么样,比如说抽背、到黑板上默写、抽查对文句的理解等;二是要在内容理解上加强一些,针对课文内容多提问题,提一些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并尝试解答,主要从作者的表达意图、写作特色方面去理解 。下堂课让你们自教会有些困难,打算这样安排:先给你们半节课的时间交流自己对文章的探索,有理有据地说自己的观点;再由老师花半节课的时间作一些分析总结 。”

于是学生积极投入自学活动,各有各的安排,各有各的做法,从总体看显得有点乱,有读的,有写的,有背的……但从个人来看,却是有条有理的 。半节课之后,我让他们静下来,作了一点调查:“你们做到了哪些事情?”他们纷纷表态,解决了生字,背诵了课文,笔译了全文,还有说已经默写了一遍的 。

我说:那么先齐背一下看看 。背过之后呢,感觉在语气语调方面有点问题,于是我说:“这篇文章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应该注意一下 。下面要不要听我给读一遍?”他们表示欢迎 。于是我示范朗读了一遍 。他们听得很认真,似有所悟 。我说:“要注意通过朗读表现出意境及人物的心情,要注意体会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 。下面你们再齐读一遍试试看?”他们齐读了起来 。这一次听起来感觉好多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