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财经|揭秘2021十大国产新能源汽车十大赢家( 三 )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 , 长城在采用纯电+混动+氢燃料三条腿走路的基础上 , 还推出了WEY、沙龙智行等不同定位的品牌 , 以应对市场的不同需求 。 魏建军的目标是 , 在2025年实现400万的销量 , 其中320万辆来自新能源汽车 。
但一方面 , 长城汽车销量增速已多年徘徊在20%以下 , 如以此计算 , 其2025年400万辆的目标基本不可能实现;另一方面 ,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 并没有像上汽、吉利、一汽等传统车企一样选择与“大厂”合作的长城汽车 , 想要完成逆袭 , 难度颇高 。
吉利新能源未达预期 , 2022押注极氪
与之相对的是 , 和长城、比亚迪并称“自主品牌三强”的吉利汽车 , 在新能源造车方面却是“起个大早 , 赶个晚集” 。
2015年 , 吉利就推出了旗下首款新能源汽车帝豪EV , 并开启名为“蓝色吉利行动”的5年规划 , 计划在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 。
此后 , 吉利先是在新加坡发布高端纯电动品牌“几何汽车” , 又将极星品牌从沃尔沃分离出来 , 还在帝豪的基础上 , 推动领克品牌也发布新能源战略 。 但2020年吉利旗下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仅为5.16% , 与目标相去甚远 。
数据显示 , 吉利新能源销量在2019年尚处于行业第四名 , 到2021年前11月 , 仅以8.13万辆位列行业第十一位 , 已掉出前十 。
在李书福看来 , 蓝色吉利行动的失利“不是战略方向错误 , 也不是战略执行失败 , 而是历史时机没有成熟 , 外部战略条件没有形成 。 ”
也有部分行业人士认为 , 吉利没能维持住先发优势的一大原因是过于依赖B端 。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 , 产业政策是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 此时主要受益的领域就是B端市场 。 但随着市场结构快速发生反转 , C端渐成消费主力 , 这打了吉利一个措手不及 。 毕竟从近年来的销售成绩来看 , 吉利并没有一款能打的拳头产品 。
那么 , 官方指导价在30万元上下的极氪001能否为吉利打开僵局呢?至少从其下线交付前就发生变相涨价、配置缩水、车机黑屏、App炸锅等各种问题 , 以及12月3796辆的交付成绩来看 , 前途尚不明朗 。
文章图片
图5/8
上汽、广汽销量出色 , 却难解市值困局
与吉利同样“高瞻远瞩”的还有上汽集团 。 早在2015年 , 上汽就先于行业提出“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的四化创新发展战略 , 公司方面给出的数据显示 , 其在十三五期间于新能源领域自主研发层面投入近600亿元 。
而此举也为上汽带来了巨幅的销量增长 。 虽然上汽官方尚未公布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数据 , 但其11月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 , 2021年前11个月上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638186辆 , 同比增长155.45% 。 且2020年时 , 上汽新能源汽车就曾以32万的销量夺得国内新能源市场销量冠军 。
推荐阅读
- 新京报|5G能护航,AI会翻译,揭秘北京冬奥赛场背后的黑科技
- 客服人员|揭秘“论文工厂”:低至千元起订,代写代发“一条龙”
- 第一财经|一加并入OPPO半年后 完成中国区组织架构调整
- AI财经社|“元宇宙第一股”来了:赚钱能力存疑,行业风险未知
- 阿里云|揭秘“云上奥运”:冬奥云数据中心300余天“免费”自然冷却
- 第一财经|0港元购“元宇宙平台” 中青宝又遭质疑炒作
- 第一财经|安卓厂商集体“催熟”折叠屏市场 终端价格有望进一步下降
- AI财经社|联名盲盒炒到800元,肯德基急于抓住00后
- 《财经》新媒体|虚拟人,能成为元宇宙的“船票”吗?
- 第一财经|湖北广电:从未涉及元宇宙领域 持续关注VR AR领域深度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