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创新融合发展 应用场景逐步拓宽

新华网北京4月22日电(采访人员孙云龙)5G与各行各业快速融合 , 应用场景正不断拓宽 。 在粤港澳大湾区 ,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以下称广东移动)深入推进“5G+”计划 , 以创新为导向 , 打造了多个领域5G示范项目 。  
应用要落地 , 网络要先行 。 目前 ,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已累计建成超6万个5G基站 , 实现全省县以上区域、重要乡镇的覆盖 。 5G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 ,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功能 。  
5G让购物更轻松 
“通过5G消息 , 我现在一进门就可以实现餐饮的预定 。 ” 这里是广州正佳广场 , 一个聚集了商贸、旅游、餐饮、娱乐、社交、商务等功能的商业综合体 。 疫情加速了消费形态的变化 , 也让线下的商业综合体面临压力 。 5G可以驱动线上线下融合 , 提升商业综合体的服务能力和购物体验 。  
【|5G创新融合发展 应用场景逐步拓宽】广东移动相关工作人员13日在现场介绍说 , 一条5G消息就是一个统一服务入口 , 包含餐饮、娱乐等预订、支付功能服务 , 可以为B端客户带来新营销、新零售模式 , 给C端客户更便捷购物体验 。 5G消息连接了商户与客户 , 有望成为线上与线下沟通的全新窗口 。  
这个商业综合体是广东移动打造的首个5G+蓝牙融合室内高精定位导航项目 。 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 , 5G室内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室内米级、甚至亚米级客流轨迹定位 。 对顾客来说 , 用了5G定位技术 , 可以轻松逛街不迷路 。 而对于商户来说 , 融合大数据画像的客流信息也可以让他们实现精准营销 。  
港珠澳大桥5G安全监测 
如何对几十公里的跨海大桥进行安全监测?大桥自身会老化 , 台风、火灾等突发情况也会对大桥造成影响 。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与广东移动、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共同携手 , 探索通过采用5G+北斗+传感器+边缘计算技术 , 构建在线监测感知云系统 , 计划将5G、北斗、大数据、三维数字化模型等新技术与结构安全监测系统、应急管控系统集成融合 , 形成新一代安全监测系统和应急管控系统 。  
5G技术可以保障监测系统网络稳定性和安全性 , 增强系统的扩容空间;北斗高精度定位探索解决结构物空间形变难以进行绝对测量的问题;依托项目系统化平台实现在线监测、数据采集 , 提高桥梁管养的工作效率 。  
据项目相关负责人14日介绍 , 该项目如成功应用 , 不但可以为专业的工程和科学研究人员提供科学数据 , 也可以给大桥进行健康评估 , 保障管养工作高效进行 , 预期将有效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内重大交通集群工程的安全运营 , 同时更好地发挥大湾区内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作用 , 为湾区经济建设服务 。  
探索建设5G政务专网 
移动化办公已经是发展趋势 。 针对深圳市坪山区移动政务服务的痛点 , 广东移动携手当地政府在2020年12月30日建成了首张5G政务专网 。 “这既然是发展的方向 , 总要有人先去做 。 ” 坪山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15日表示 。  
据广东移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 该项目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 , 克服方案设计、设备调测、网络建设等重重困难 , 最终成功落地应用 。  
坪山区5G政务专网弥补了传统政府无线办公网络的种种短板 。 在安全方面 , 广东移动在坪山区政府指定区域 , 基于5G基站组建专用网络 , 通过边缘计算技术 , 实现数据本地存储和计算不出场 , 极大提升了政务数据安全性 。 使用移动服务的工作人员凭借一部5G手机 , 不换卡不换号 , 可以根据使用场景在5G公共网络和5G政务专网之间自动切换 ,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目前 , 坪山区已完成移动办公系统、视频平台、5G摄像头及三维地图等多个移动业务应用的5G政务专网接入 , 后续将联合各职能局接入更多政务应用 。  
持续耕耘总有收获 。 5G网络建设和行业应用的逐步落地 , 提升了经济活力 , 打开了创新空间 。 广东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 , 将在5G建设、行业应用、科技研发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 ,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转型升级 。 到2022年底 , 广东移动将累计投资超350亿元 , 在全省建成5G基站超11万个 , 打造5G应用场景超200个 , 培育5G行业应用项目超1000个 , 联合大湾区企业建立50个5G联合创新实验室 , 孵化更多5G创新应用项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