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对高新技术高度关注 , 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新京报:从世界机器人大会创办开始 , 你一直参与其中 。 在历年大会举办的过程中 , 你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和不同的感受?
张建伟:每年世界各地形形色色机器人会议有数百个 , 定期举办的国际机器人专题学术会议也有上百个 。 但是世界机器人大会因为高度跨界 , 并连接“政产学研金用” , 从而具备了鲜明的特色 。
另外 , 中国很多家长带着中小学生 , 对以机器人为标志的高新技术给予了高度热情和关注 , 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 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来临 , 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上的发展如火如荼 , 在世界机器人大会 , 公众都争相去观赏 , 一票难求 。 我们真切见到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好时机 , 也感受到了政策和大环境的强力支持 。
在中国 , 政府对此类专业领域的会议和展览给予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 也给我和受邀而来的国际同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 副总理、部长、北京市长一级的政府负责人亲自到会演讲 , 并和我们一起观展、探讨发展路径 , 让我们感到格外的振奋 。
每年 , 该会组织方都邀请在机器人学术和产业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专家和企业家、创业者到场和政府决策者互动 。 三年前正值央视为我制作“世界听我说”节目 , 需要到会录制节目片段 , 我就邀请了身边几位国际来宾讲述对会议以及对我的评价 , 包括IEEE的主席Fukuda、斯坦福大学教授Khatib、KUKA研发主管Bischof , 这些世界级的著名教授在采访中也谈到了这些共同的感受 。 中国近些年科技的快速发展 , 受益于各级政府和部委的前瞻性、高度重视以及实施魄力 。
每次参会 , 参展的众多创新创业的年轻人散发的活力、对未来的梦想以及为之奋斗的热情 , 也让我和我的国际同行们感到兴奋 , 备受感染 。 每次在会议间隙、巡展期间 , 好多熟悉的、不熟悉的面孔和我打招呼、讨教交流、展示技术 , 让我有置身于我的巨大实验室的亲切之感 。
新京报采访人员 陈琳
编辑 冯雅君 校对 卢茜
推荐阅读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性格 明年底或完成原型
- 国家|2022上海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
- 手机|【直播纪要】VR/MR会吹响消费电子反攻的号角吗?| 见智研究
- 硬件|Yukai推Amagami Ham Ham机器人:可模拟宠物咬指尖
- 凝胶|高交会刮起 “专精特新”风 “小巨人”撑起大视野
- 山西|移动5G+智慧成果亮相山西数字化转型大会
- 泡芙|传下去
- 王者|布局手术机器人赛道,谁是王者? | A股2022投资策略⑩
- 硬件|一个时代落幕 佳能:1DX3将会是旗下最后一款旗舰单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