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光明日报刊文:莫让网络直播成为低俗文化温床
【视点·观察|光明日报刊文:莫让网络直播成为低俗文化温床】前段时间 , 在网络平台坐拥几百万粉丝的某网红被封禁 , 相关话题一度冲上热搜 。此前 , 她的账号曾因低俗遭网友多次举报 。看过她直播的人都会疑惑 , 为何一个没有真才实学 , 在直播时不修边幅、“出口成脏” , 频频做出不雅举动的人会有如此多的拥趸?类似靠“卖丑”来收割流量的网络直播 , 未来到底该何去何从?
文章图片
网络直播是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事物 , 它的火热并非偶然 。网络直播符合互联网传播的发展规律:不受地域限制的网络直播实现了跨地域的交流;直观便捷的参与方式让网络直播有大批受众;低门槛、高互动性、开放式、实时性等特点让参与者黏度更高 。在网络直播过程中 , 参与者通过点赞、弹幕、打赏等方式 , 渐渐培养起归属感和价值认同感 , 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播就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了 。
近些年 , 随着互联网短视频平台的崛起 , 网络直播进入“3.0时代” , 在平台的助推和直播打赏、流量变现等背后的经济利益驱动下 , 网络直播迎来新一轮爆发期 。越来越多的主播加入进来 , 使得网络直播这个群体变得日益庞大 。据《2020年中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发展报告》统计 , 目前直播行业的主播账号累计超1.3亿、用户规模6.17亿 , 甚至不少地方出现专事直播的“直播村” 。直播得如此火爆加上准入门槛低这一特点 , 造成今天主播群体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主播素质参差不齐 , 一些主播教育程度不高 , 文化素质低下 , 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为了在直播中吸引更多观众 , 获得更多打赏 , 达到流量变现 , 有些主播开始无所不用其极 。
早期的网络直播主要以才艺表演、游戏直播、生活类直播为主 , 讲究要有一技之长 。而进入现在的直播间 , 夸张的滤镜、奇异的妆容、扭捏作态的表演、无聊低俗的语言 , 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审美认知 , 让人怀疑进入了另一个人类空间 。不少主播用突破常规的各种低俗方式博眼球、博出位 , “丑、怪、假、俗”渐成趋势 。污言秽语、涉黄涉黑的各种直播不但突破道德底线 , 更是违法违规 。而在直播间之外 , 对流量的追逐也产生极坏影响 。“大衣哥”红了 , 家门口常年围着一群不事劳作、直播窥探别人隐私的主播 , 使其生活不胜其扰 。“拉面哥”火了 , 全国各地赶来围观热闹的网友挤爆了村庄 , 几百台手机几乎同时直播着同样的内容 。对流量的追逐 , 让很多主播放弃了价值观的底线 。有报道称 , 面对这样的直播现场 , “村民都不敢让自己的孩子去看 , 生怕带偏了孩子”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Disney|光明日报评迪士尼凌晨数千人排队抢购玩偶:道理何在?
- 陈明永|行业观察|OPPO陈明永:对的路,不怕远
- 视点·观察|2021车市拐点之年:芯片荒、交付难、投诉多
- 视点·观察|今年的圣诞C位属于元宇宙
- 国家|光明日报评论员:向扎根基层的青年学子致敬
- 视点·观察|2021年清洁能源行业开始认真应对采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