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互联网企业要让人向上而不是上瘾( 二 )
在内容生产方面,赵何娟认为,互联网企业需要进行“自我修炼”,规范发展与明晰边界 。
喜马拉雅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余建军表示,互联网企业要时常“照照镜子”,反思平台面貌是美是丑,有没有污渍,哪里还不够周正得体 。面对诱惑,需要先想想用户,念念初衷,慎独从善,才好踏实向前 。
“互联网世界的信息浩如烟海,让优秀的内容如好种子茁壮生长的同时,还需要‘清理杂草、清除虫害’,这就需要制度到位、责任到岗、措施提效 。”余建军说,企业做好“断舍离”,严守内容关口,互联网企业要做精神食粮,而不是精神鸦片,让人向上,而不是上瘾 。
咪咕公司总经理刘昕提出,如今已不再是“流量为王”的时代,“流量”不如“留量”,生产优质内容是互联网企业的责任也是竞争力 。
刘昕认为,当下,应该坚持以传播弘扬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为己任,同时借助科技化、数字化、创意化的呈现方式,为正能量传播赋予更加年轻、充满活力的基因 。而对于网络的“灰色地带”“黑色地带”,要不断强化监督管控,坚决做到“配好刹车再上路”,决不给网络不良信息留空间 。
小红书创始人瞿芳也表示,要织密违法不良信息防护网,维护网络良好生态 。比如,治理平台“炫富乱象”,引导青少年在浏览内容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像保护幼苗生长一样 开启全流程保护
解决“熊孩子”沉迷网络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 。张毅君认为,家长要承担起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的第一责任,学校要发挥主阵地的作用,行业需加快推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培训课程的普及;政府在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与制度保障机制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推进规则细化;还可以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构建网络素养教育生态系统和未成年人安全防护网 。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刚注意到,因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非常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从而可能带来潜在的伤害 。他希望,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提供更多的法律指导,从而更好地保护他们的权益 。
郭凯天表示,为未成年人构筑安全健康适龄的网络环境,不是将他们与网络隔绝开来 。网络中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平衡未成年人数字权益的发展,特别是正视未成年人的自主性 。提供有质量的网络素养教育,让科技帮助未成年人成长 。
新修订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也明确规定,鼓励和支持适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特点的网络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生产和使用 。
9月24日晚,腾讯游戏、网易游戏分别发布了“十一”假期未成年人限玩游戏的通知,明确规定了9月26日(周日)、10月9日(周六)是未成年人的禁玩时间 。不少网友表示,“未成年人打游戏也要‘调休’了”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陈明永|行业观察|OPPO陈明永:对的路,不怕远
- 服务|互联网+税务让服务更优质 杭州代开发票税务进入新局面
- 视点·观察|2021车市拐点之年:芯片荒、交付难、投诉多
- 视点·观察|今年的圣诞C位属于元宇宙
- 视点·观察|2021年清洁能源行业开始认真应对采矿问题
- 视点·观察|HDMI 2.1a规范或让用户购买HDMI线缆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