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我国在轨自然资源卫星已有19颗 观测能力进一步提升
《自然资源部2020年卫星遥感应用报告》昨天(8月20日)发布,报告显示,我国自然资源卫星观测能力进一步提升,卫星共享共用形成规模 。自然资源部表示,目前我国在轨自然资源遥感卫星达到19颗,我国面向自然资源调查的遥感卫星观测能力进一步提升 。
文章图片
【通信技术|我国在轨自然资源卫星已有19颗 观测能力进一步提升】
文章图片
此外,卫星共享共用形成规模,基本实现自然资源系统国土、测绘、海洋、地矿、林草数据影像贯通,并且在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建立了自然资源省级卫星应用技术中心 。全年陆地卫星数据推送超过173万个,海洋卫星数据推送超过274万个 。
报告还表示,自然资源遥感卫星全面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应用范围、规模、深度进一步扩大,已经成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空间规划、生态修复、耕地保护、测绘地理信息、海域海岛等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和常规信息保障 。
随着自然资源卫星观测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国遥感应用成效也非常显著,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调查、红树林资源现状等专项遥感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信息和技术支撑 。
文章图片
自然资源部表示,2020年度,通过卫星遥感完成了全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9省市的隐患识别,覆盖黄河上游、四川强震区、藏东南地区、滇西北地区、三峡库区等五类典型地质灾害分布区,共识别出疑似隐患8450处,主要为高位远程滑坡、大型不稳定斜坡等类型 。同时,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与监测,也向全国地质灾害影响突出的14个省份推广应用,成为新一轮地质灾害风险普查的重要技术手段 。
文章图片
同时,国家还采用2米级国产遥感卫星影像,开展了全国红树林资源卫星遥感监测 。结果显示,我国红树林分布总面积处于增加态势 。2018—2020年期间,全国新增红树林面积接近490公顷,其中人工种植恢复为主要增加类型,面积约为290公顷,约占60%,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和香港等地 。
自然资源部表示,未来将深入推进卫星遥感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管理观测能力 。
访问:
阿里云 - 最高1888元通用代金券立即可用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建设|这一次,我们用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最新消息|世界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德州并网发电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Monarch|消息称微软Win11 2022重大更新将在明年夏天到来
- 社交|Facebook被指试图在美政客中抹黑前雇员Frances Haugen声誉
- Intel|Intel在Alder Lake平台演示PM1743 PCIe Gen 5 SSD,带宽达14G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