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商业鬼才“纸螃蟹”:防伪蟹扣可交易 有商家还做成“0成本”买卖( 三 )


“纸螃蟹”变身真螃蟹,到底有多难?
手握蟹券,消费者想要心满意足地吃上一口螃蟹,也没那么容易 。
猎云网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蟹”这一关键词,就出现了近4000条投诉结果 。

视点·观察|商业鬼才“纸螃蟹”:防伪蟹扣可交易 有商家还做成“0成本”买卖
文章图片


消费的投诉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1.无法提货;2.货不对板;3.商家跑路 。
“一券在手,螃蟹难求”,复杂的提货流程,约满的发货日期,敷衍的售后服务,让原本创造便利的蟹券变了味 。张勇指出:“有些企业做的量很大,价格便宜,但规格把控一塌糊涂,去年客户提货就一直显示预约已满,日期往后推,拖到客户精疲力尽都忘记了 。”
不仅如此,一些小品牌的商家可能做了一年就跑路了,这样的消费陷阱实在让人避无可避 。
即便是成功提货,消费者们依然逃不开商家的套路,母蟹变公蟹、缺斤少两,更是家常便饭,要知道,相差一个等级,螃蟹的价格就会相差很多,这其中的暴利可想而知 。
如果遭到消费者投诉,商家也会找各种理由,譬如绑蟹的绳子多了些、水分流失等 。又因为蟹券往往是送礼用,收礼者的维权意愿并不强烈,也助长了部分不法商家的嚣张气焰 。
尽管乱象频发,大闸蟹市场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 。《2021年中国大闸蟹行业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大闸蟹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近1000亿元;2019年我国大闸蟹行业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年增速约为20%左右 。若不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大力整治,就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掉入商家精心编织的陷阱中 。
据悉,近年来,天猫、京东等大平台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检验产品是否缺斤少两,以及蟹扣、手续等是否齐全 。但也正如张勇忧虑的,大闸蟹的产地依然难以确认 。大闸蟹市场,尤其蟹券这一细分市场,仍有待重拳出击 。
【视点·观察|商业鬼才“纸螃蟹”:防伪蟹扣可交易 有商家还做成“0成本”买卖】秋意渐浓,你手上的纸螃蟹,可以顺利爬上你家的餐桌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