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缺芯 给了中国汽车业慢思考的机会( 二 )


马来西亚是全球车规级芯片生产、封装、测试的最主要生产地 , 封测产能占全球13% , 英飞凌、意法半导体、恩智浦、德州仪器、安森美等在当地设厂的国际半导体巨头遭受严重损失 。
马来西亚新冠疫情暴发后 , ESP芯片成为汽车行业最大的瓶颈 。中国汽车ESP系统大约70%的市场份额被博世中国占据 , 其他几家分别是大陆集团、万都等 。但大陆和万都的芯片也来自于意法半导体 , 所以车企即便切换供应商也面临着没货的情况 。
“博世ESP 9.3系统现在是几乎完全断货的状态 , 我们必须在现金流和亏损之间做一个选择 。”一家汽车公司高管表示 。
8月17日 , 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在微信朋友圈发文称 , 受马来西亚疫情影响 , 博世 ESP/IPB、VCU、TCU等芯片预计8月份后续基本处于断供状态 。上周 , 陈玉东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7、8月缺芯最厉害的时候 , 芯片满足率甚至不到20% , 进入9~10月 , 芯片短缺的情况稍微好转 , 但满足率依然不超过50% 。”
在最黑暗的三季度 , 原本在芯片危机中表现稳健的日系车公司开始集体出现产量大幅缩减 。
9月 , 丰田在华新车销量同比下滑35.9%至11.5万辆 , 已连续两个月呈现同比下滑态势 。此外 , 本田在华销量同比分别下滑28.1%至12.14万辆 , 其中广汽本田同比下滑25.0%至61287辆 , 东风本田终端销量同比下滑31%至60161辆 , 日产汽车9月在华销量同比下降26.2%至10.4万辆 。丰田解释称 , 东南亚新冠疫情恶化导致零部件供应不足 , 进而影响到新车库存 。
李邵华指出 , 日系车公司的芯片短缺并没有比其他公司更严重 , 只是比自身前期更严重 。
“二季度之前日系车公司影响比较小 , 因为它的供应体系保障做得比较好 , 和芯片企业的关系更紧密 , 上游企业愿意提供稳定的供货 。但是现在环境变了 , 整个行业的供应体系被挤压到近乎崩溃 。”李邵华说 。
根据行业协会与主要车企反馈的信息 , 由于芯片的全球化分工 , 目前市场上各类汽车芯片都有所短缺 , 只是程度不同 。早期紧缺的MCU芯片有所缓解 , 但依然存在供应不足的情况 , 如一汽-大众目前主要缺车门控制器等MCU芯片 。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向采访人员表示 , 汽车专用的传统芯片全球缺货率都比较大 , 交货周期波动大 , 不确定性强 , 一些缺货严重的芯片缺货率达到2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