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缺芯 给了中国汽车业慢思考的机会( 五 )
“芯片企业采用代理商、分销商 , 出现全球性问题的时候 , 阻碍了很多信息的通畅 , 一些真正的需求方没法拿到资源 。即便疫情结束 , 供需恢复正常 , 汽车与芯片行业的全球供应体制也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 而是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李邵华说 。
杨大勇也表示 , 过去几十年汽车企业都在追求精益化生产制造 , 在这种思路下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50%以上的时间都在谈降成本;降成本以后质量出问题了 , 那又是质量扯皮的事 。
“过去整个模式固化了 , 导致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所谈的话题就像一个企业销售和财务之间的矛盾一样 , 如果矛盾不解决还会继续下去 , 最后我们是双输的结果 , 就不是共赢的关系了 。所以现在的变化反倒给了我们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一个重新审视对方的契机 , 由过去的成本导向变向技术和未来的发展导向去转型 , 这是好事 , 有助于之间的关系变成合作伙伴的关系 。”杨大勇说 。
长安汽车总裁王俊提出 , 未来的汽车产业将不再是传统制造业 , 而是新兴高科技产业 , 这意味着汽车产业的供应生态也将面临全面革新和变化 。新型供应生态圈有几个重要特征:首先 , 主体角色定位发生变化 , 新型供应生态圈中的主体供应商 , 将借助整车平台 , 增加多通路直接面向C端用户的选择 。其次 , 对于整车厂及供应商伙伴来说 , 新生态圈中的用户对于整车产品的一次性消费不再是价值实现的终点 , 而是双方价值创造的新起点 。
除此之外 , 新型供应生态圈的资源配置逻辑发生变化 , 传统资源匹配采取环环相扣的串联模式 , 比如整车厂选择芯片厂 , 芯片厂找软件开发厂 , 逐级拓展;而新型供应生态将变成并行工程 , 减少中间环节 , 最大程度地提高配置效率 。最后 , 数据流、信息流、现金流也将全面重构 。
杰华特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臧真波认为 , 汽车芯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一共包含了五个主体:芯片设计公司、晶圆厂、封测厂、零部件公司(Tier1)和主机厂 , 只有芯片设计公司、晶圆厂、封测厂、零部件厂商(Tier1)和主机厂协同努力 , 才能共建高质量汽车级芯片供应链 。
中国汽车芯片产业曾被业内人士形容为近乎一片荒漠 , 大部分是做产品定义、实用型或者场景化的芯片设计公司 , 真正啃硬骨头的 , 比如芯片制造工厂、芯片设备、芯片材料的很少 。IC咖啡创始人王欣宇也认为 , 包括比亚迪、华为在内的公司虽然取得了很多成就 , 但跟国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在封测等领域我国局部可以达到领先水平和相当水平 , 但整体设计、制造等很多方面还是跟海外头部有相当差距 。
推荐阅读
- 人物|马斯克承认输给了巴菲特:曾尝试挑战喜诗糖果,但最终放弃
- 硬件|汽车之家年底裁员,员工称多个职能部门已被撤销
- 硬件|Yukai推Amagami Ham Ham机器人:可模拟宠物咬指尖
- 硬件|闪极140W多口充电器发布:首发399元 支持PD3.1
- 硬件|又一28nm晶圆厂计划浮出水面 但困难重重
- OriginOS|当硬件驱动力逐渐放缓,手机还能更快吗?
- 硬件|日本要在十年内量产2nm?
- 硬件|一个时代落幕 佳能:1DX3将会是旗下最后一款旗舰单反
- 硬件|Intel 11代酷睿4核15瓦超迷你平台 仅有信用卡大小
- 硬件|上线两年用户破两亿,腾讯会议还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