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快递隐私面单推广难,症结到底在哪里?( 二 )
但是,在推广使用过程中,隐私面单却遇到了几大难题 。
文章图片
一件快递包裹上的隐私面单,地址信息使用马赛克模糊(2021年10月24日) 。新华社采访人员杨有宗 摄
——用户容易漏选 。合肥市民张璇对采访人员说,自己在电商平台购物时,想选择使用隐私面单,不在快递包裹上透露个人信息,但始终找不到选项 。“尽管有的电商平台会默认以星号代替手机号码中间四位,但我觉得地址信息同样关键,应该保护好 。”
文章图片
中通快递微信小程序操作界面截图 。
有的快递企业在个人寄送快递时,隐去个人信息并非默认选项,而是增值选项 。采访人员登录中通快递微信小程序,选择寄送快递,在其增值服务中,需点击安全号码选项后才可以使用安全号码而非本人实际手机号码 。
——渠道不一,标准不一 。在部分快递企业,不同寄送渠道对于隐私面单使用标准也不同 。顺丰客服人员表示,用户可以登录“顺丰速运+”微信小程序,选择隐址寄件服务即可隐去寄件人及收件人个人信息 。但在顺丰速运App寄快递页面,却无法找到隐址寄件服务选项 。
还有快递网点负责人表示,使用隐私面单,需网点配备专门的打印设备,如果寄件人寄送快递的网点没有配备专业设备,也无法选择使用隐私面单 。
——影响快递小哥配送效率 。中通快递一家网点负责人迟先生对采访人员说,使用隐私面单后,需快递员扫码才能读取包裹的具体信息,这会影响快递员的配送效率 。“快递员无法一目了然,比如快递员扫码看到一个12楼包裹,送完后又扫出一个8楼的包裹,当他到8楼派送后又扫出一个12楼的,这时快递员就需要从8楼再折返回12楼 。”
快递员余开尧对采访人员说,近期迎来“双11”业务高峰期,他每天派送单量在400件左右 。“如果全用隐私面单,每个包裹都拿出来扫一遍,每天估计会少送50件左右 。”
扎紧快递信息安全“篱笆”还需多管齐下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9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767.7亿件,同比增长36.7%,快递已成为多数人生活的新“开门七件事”之一 。
2018年5月1日起施行的《快递暂行条例》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建立快递运单及电子数据管理制度,妥善保管用户信息等电子数据,定期销毁快递运单,采取有效技术手段保证用户信息安全 。
不少行业专家表示,对于快递企业来说,不能仅考虑配送效率,也应进一步提高隐私面单使用比例,提升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水平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矩阵|聚焦快递末端痛点 国内首款无人驾驶快递物流车在中通启动应用场景内测
- 陈明永|行业观察|OPPO陈明永:对的路,不怕远
- 视点·观察|2021车市拐点之年:芯片荒、交付难、投诉多
- 视点·观察|今年的圣诞C位属于元宇宙
- 视点·观察|2021年清洁能源行业开始认真应对采矿问题
- 视点·观察|HDMI 2.1a规范或让用户购买HDMI线缆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