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被冰冻的“新东方们”:倒闭、跑路、换路·····( 四 )


“但是 , 说实话 , 双减政策出来以后 , 我们确实没有看到素质教育行业产生了太大的变化 。 ”
痛点:非刚需 , 不焦虑
成为集体瞄准的靶点之前 , 素质教育原先的日子其实没有好过到哪里去 , 平淡一直是这个市场的主旋律 。
根据公开报道显示 , 此前受疫情影响 , 多家素质教育机构 , 包括趣动旅程、励畅少儿体能馆、一书阁等纷纷倒闭 , 在预付费模式之下 , 破产已经难辨真伪 。
作为一家素质教育机构的书法老师 , 栗子也明显感觉到了行业的下行 。 “我们新招的学生越来越少了 , 大都在服务之前的老生 , 有些孩子积累的学费甚至能让她连上几年课 。 ”
这种情况让栗子异常担心 , “很害怕有一天学校跑路 , 我们拿不到工资 , 家长的费用也打了水漂 。 ”
从2020年初至今 , 由于停课等外界因素影响 , 栗子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只拿到了1800块的底薪工资 , 这甚至不足以覆盖她在北京的房租 。 疫情让栗子意识到这个行业的残酷 , 双减政策的推出又带来了另一个困境 。
尽管不在风暴眼中心 , 多家素质类教育机构均表示其业面临着“时间被压缩”的难题 。 根据最新政策规定 , 为落实北京“双减”政策 , 新学期义务教育阶段上学放学时间有所调整 , 小学、初中均在5点半放学 。
按照栗子此前的排课习惯 , 之前学生基本在三点半左右放学 , 第一堂课最早可以排到4点开始 , 新政之下 , 如果加上家长接送和孩子吃饭的时间 , 工作日中 , 第一堂课的时间将被顺延至六点左右 。 “毕竟是小朋友 , 我们也不能把课程排到很晚 。 ”
减少课时带来的损失 , 最直接的体现是工资缩水 。 “我们是按照底薪加课时费的模式来结算工资的 , 由于课时被压缩 , 我周围的同事都在离职 。 ”据栗子估算 , 她这半年的收入已经回到了刚毕业时的水平 。 “离职换行业的念头一直在我脑子中闪现 。 ”
当栗子试图逃离素质教育行业时 , 对于处在冲击中心的学科教育机构而言 , 素质教育却开始成为那根救命稻草 , 但这样的转型是不是“病急乱投医”仍需探讨 。
尤其是当素质教育与刚性需求之间存在错位时 , 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 , 当一个孩子的课外辅导时间被大幅压缩时 , 家长的选择是什么?
“相比学科类课程 , 大部分家长还是会砍掉一部分素质教育课程的时间 。 ”杭州研碁棋院院长张妍琪告诉36氪 。
张妍琪早先在一家综合素质教育机构做了几年围棋老师 , 后来自己出来成立了杭州研碁棋院 , 在做棋院的这些年 , 她逐步窥到了行业的本质 。
“在大部分家长看来 , 素质教育学科一直是学科的附庸 。 以围棋为例 , 在选择这个科目时 , 家长想的其实是 , 让孩子锻炼数理思维能力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