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影医疗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强对第一财经表示 , “自联影成立之初 , 我们就开始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展开合作 , 产学研医协同创新 , 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3.0T高场磁共振 , 实现核心部件100%自主研发 , 且在产品性能上整体达到国际先进、部分指标国际领先的水平 。 最重要的是使进口同类产品大幅降价 , 老百姓看病费用大大降低 。 ”
在项目团队看来 , 这一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 , 在于借助产学研医融合的力量 , 在打通研发和成果转化过程中 , 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成为重要模式 。 而联影医疗和深圳先进院的合作 , 也有很多“特殊”之处 。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研究员接受第一财经采访人员采访时说道 , 产学研医合作对科技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 这一次的获奖项目 , 深圳先进院与联影医疗首先通过战略合作实现顶层设计 , 随后通过共同申请项目确保紧密合作 , 并联合培养人才 ,实现人才与资本的双向流动 。 “可以说是一种技术与产业弥散融合的方式 。 ”
他对采访人员提到了这批参与项目科研人员享受到的“特殊”待遇 。
“10年里 , 参与这个项目的一些科研人员 , 先进院不以申报项目、发表论文为考核指标 , 没有申报任何项目 , 也没有发表任何一篇SCI论文 , 同样但并不影响他们工资收入、不影响职称评定和定级 , 为的就是让他们安心攻克一个科研难题 , 就相当于一个研发特区 。 ”郑海荣说 。
不仅联合科研机构 , 临床医院也是医疗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 。 “要解决的痛点问题来自于医院 , 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来源于医院 。 ”张强介绍 , “设备在刚研发出来的时候 , 往往需要通过顶尖高校、医院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 , 通过不断磨合解决问题 , 才能让设备优化改进 。 这个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 能产出很多科研文章与专利 。 ”
以上海2020年的获奖项目情况为例 , 统计显示 , 在上海48项获奖的“上海成果”中 , 1/3由企业牵头或参与;与往年相比 , 上海获奖通用项目中 , 民营企业的数量明显增多 。 企业正在融入甚至牵头布设高水平创新网络 , 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体能力和地位日益增强 。
推荐阅读
- 国家|2022上海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堆芯|全球首座,世界领跑!
- IT|Omicron影响持续蔓延 捷蓝航空拟取消约1280架次航班
- 集聚|向全球应用创新策源地持续迈进 上海“双千兆”应用体验中心正式揭牌
- 生物化学|我国卓越科技论文总体产出持续增长
- 国家|张云涛: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处于国际第一方阵
- 项目|航天长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ECMO系统研发”原理样机联调成功
- 国家|光明日报评论员:向扎根基层的青年学子致敬
- 可持续性|人工智能将重塑健康管理,业内专家认为可持续性是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