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为什么我们开始厌弃海底捞的热情?

这个秋天,用“多事之秋”来形容海底捞的处境,再合适不过 。不足一个月,海底捞两次登上热搜——先是海底捞72元200g的毛肚,实际只有138g;而后,又有一家海底捞全资子公司因为过期豆花,被相关部门罚款2万元 。
与此同时,海底捞引以为豪的“服务”开始受到更多人质疑 。在新浪科技近期发起的一份关于“海底捞是否过度服务”的微博调查中,有49.5%的网友认为其“过度服务了” 。
有网友直言,“安静吃个饭,去什么海底捞,自找不自在” 。专家则指出,服务是海底捞的基础,“如果没有服务,它就是一家司空见惯、寻常的火锅店” 。

视点·观察|为什么我们开始厌弃海底捞的热情?
文章图片

“我就想安静地吃个饭”
近日,北京消费者何女生和同事在海底捞吃饭,结账时却发现桌上的私人发票不见了,原来是海底捞员工误将发票当做纸巾,给清理掉了 。
“我真心觉得,你们为顾客提供服务这点很好,但是可不可在清理桌面的时候,先问一下我们”,何女士无奈的与海底捞员工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事后,海底捞并未对何女士的损失给出个明确说法 。
事实上,何女士的想法并不是个案 。“有些别扭”、“他们不知道帮客人下菜前,得征得客人的同意吗?”、“可能是培训过,有点机械”……类似的消费者反馈不胜枚举 。
在一众火锅中,海底捞给消费者最大的优势是“服务” 。
“海底捞扩张的基础就是服务,如果没有服务,海底捞就是一家司空见惯、寻常的火锅店,市面上的同类店铺有很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直言道 。
然而,这个曾经让海底捞一骑绝尘的优势,近来却经常被指“过度服务” 。

视点·观察|为什么我们开始厌弃海底捞的热情?
文章图片

在新浪科技发起的一份关于“海底捞是否过度服务”的微博调查中,有49.5%的网友认为“过度服务了,我就想安静地吃个饭”,只有11%的网友选择“我就喜欢这热情劲儿” 。

视点·观察|为什么我们开始厌弃海底捞的热情?
文章图片

在更早期的一份微博调查中,有5000余人表示“经常遭遇过度服务” 。

视点·观察|为什么我们开始厌弃海底捞的热情?
文章图片

而在知乎上,一则关于“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海底捞的过度服务?”帖子中,更是有数千人对类似遭遇表示了赞同 。
服务是为提高翻台率?
实际上,海底捞的“过度服务”,与CEO张勇的创业经历息息相关 。早些年,技工出身的他一手拿书学习、一手炒料,但口味始终欠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