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科学大家|星辰大海:天问一号的奔向火星之路( 六 )
2014到2016年是方案阶段 ,2016年到2018年是初样阶段 , 2018年到2020年是正样阶段 , 每个阶段都是两年左右的时间 。 研制过程中还遇到了很多困难 , 虽然有月球探测的基础和经验 , 但火星探测的一些新特点还是给我们带来不少新的挑战 。
文章图片
图17/39
到了2020年4月 , 我们进入海南文昌发射场 , 2020年7月23日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把天问一号送到地火转移轨道 。 接下来就是一个漫长的旅程 , 从发射到真正着陆用了293天 , 其中去往火星的路上用了200天 。 2021年2月10号 , 即农历的腊月廿九 , 天问一号成功到达火星并被捕获 , 成为我们国家第一个火星的人造卫星 , 在火星轨道又飞行了三个月的时间 , 共走了4.74亿公里的路程 。 293天的魂牵梦萦 , 四亿公里的一路追寻 , 最终在5月15日、5月22日着陆和开始巡视 。
文章图片
图18/39
文章图片
图19/39
天问一号的整个飞行轨迹如何?下图是俯瞰太阳系的视角 , 中间是太阳 , 里圈轨道运行的是地球 , 外圈轨道运行的是火星 。 由于地球运转的角速度和火星的角速度有差别 , 公转周期不同 , 所以在从地球到火星 , 要走的路线是浅蓝色的路线 , 而不是一条直线 , 类似于霍曼转移 , 这是在转移过程中能量消耗最小的一个轨迹 。 这就决定了发射时地球和火星固定的相对相位 , 而每26个月才会出现这样一个相对相位关系 , 所以每26个月才有一次发射的机会 。
文章图片
图20/39
接下来转移的过程 , 中间进行了多次的轨道调整 , 飞行过程很长且非常复杂 , 修正和调整就为了它跟火星能够准确地交汇 。
文章图片
图21/39
虽然卫星从发射到火星环绕历经四亿多公里 , 但这并不是任务中风险指数最高的环节 , 时间最短的火星进入过程反而是风险指数最高的环节 。 经过了将近300天的飞行 , 探测器开始进入着陆环节 , 着陆过程用时大概只有九分钟 , 却是所有过程中最惊心动魄的九分钟 。
火星大气的影响范围是125公里 。 进入后首先靠气动外形进行减速 , 之后是伞系减速 , 在这个过程中配平翼展开 , 然后弹伞 , 气动外形大底抛开 。 大底抛开后 , 相关仪器可以测量相对火星表面的距离、速度等信息 。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参考系的转换 , 之前的惯性导航将火星当成一个理想球 , 而此时可以直接相对表面测量飞行器的距离和速度 , 并得到绝对高度 , 而非相对理想球体的速度和高度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