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科学大家|星辰大海:天问一号的奔向火星之路( 八 )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 月球离地球38万公里 , 而火星最远的距离相当于1000倍的地月距离 , 因此地面发射的信号 , 在火星上接收到的强度是在月球的百万分之一 , 因为无线电传输的能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但随着近十年航天科技的发展 , 这件事情如今已不再困难 。
具体是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是地面设施的完备 。 下图是国家在武清建设的70m直径单口径天线 , 应该说还是非常壮观的 。 再有探测器上通信电子设备已经全部数字化 , 灵敏度较传统模拟设备提高显著 。
文章图片
图24/39
另外还有一些我们独创的方案和智慧 。 火星车与地球地面通信受很多限制 , 因而其对地通信只能发个短信息 , 告诉地面我很健康、现在能源充足等 , 仅包含几个简单的字 。 所有探测的数据 , 如对周围环境的感知、科学探测数据等 , 都要通过环绕器再传到地球地面 , 因为环绕器有更大口径的天线、更充足的太阳能、更高功率的发射机 , 可以提供更好的通信 。
文章图片
图25/39
这次火星探测既要环绕 , 又要着陆、巡视 , 不仅要面对这三个任务单独带来的困难 , 也要面临这三个任务耦合在一起的困难 , 通讯就面临这个问题 。 美国已经有了在轨航天器作为信号中继 , 毅力号飞到火星直接着陆即可 。 已有的在轨航天器提前做好相位调整 , 可以给毅力号提供数据支持 , 数据传输可以有很多窗口 。 但我们的天问一号不行 , 只有同期去的一个环绕器 , 一天只有一次数据传输机会 , 怎么办?我们就在频段上做了一些新的方案 , 除了现在回传采用的UHF天线之外 , 还把对地X频段复用成2G的中继通信频段 , 这样就可以把一个节点当成两个节点 , 甚至三个节点来使用 。
解决了通信 ,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安全度过魔鬼九分钟后还能够生存 , 并成功着陆在火星表面 。 探测器从进入火星大气到着陆的过程中 , 由于信号的20分钟时延 , 不可能靠地球地面上的手动干预来控制它的状态 , 而是要靠探测器自主完成 。 这个过程很复杂 , 要自主控制导航、弹伞、抛大底等一系列过程 。 此外 , 还要考虑火星环境对探测器的影响 , 不管火星刮风、沙尘还是普通晴天 , 都要保证能够正常完成任务 。
整个九分钟的过程大概分为四个阶段:气动减速段 , 伞系减速段 , 动力减速段 , 还有着陆缓冲段 。 98%的速度靠前两个阶段减速完成 , 后两个过程跟月球着陆非常接近 , 在此不做详细叙述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