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botPark机器人部落(广东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见到李泽湘 , 他行色匆匆 。 除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松山湖机器人基地创始人之外 , 他如今多了新的身份——深圳科创学院发起人 , 香港、深圳、松山湖三点一线的奔波成了日常 。
李泽湘被称为科创界“扫地僧” 。 自1999年创办中国首家运动控制公司固高科技起 , 他先后与学生创办大疆创新、李群自动化、逸动科技等知名企业 , 从他的XbotPark里更跑出了云鲸智能、正浩创新等一批独角兽公司 。 人们惊叹他批量打造硬科技创业明星的能力 , 更好奇他为何不陪着大疆去称霸全球无人机市场 , 却周而复始陪一茬茬学生行走于“九死一生”的初创路 。
“我首先是名老师 。 ”李泽湘对此作答 。
父亲是中学老师 , 母亲是小学老师 , 李泽湘的作为却很难被归于传统教育的某个阶段 , 因为他投身的是我国几乎空白的一种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 “我要把经验不断地总结、传授 , 吸引更多年轻人往前走 。 ”他说 。
“现在是最好的时候 。 ”他说 。 深圳科创学院被列入深圳市“十四五”规划 , “重视人才自主培养”的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响彻大地 。 路途虽曲折 , 眼前已豁然开朗 。
去创造产业
1978年 , 美国铝业公司访问中国 , 临走时提出给中国两个大学生奖学金名额 。 在湖南的中南矿冶学院读大一的李泽湘幸运入选 , 次年作为中国首批公派本科生赴美留学 。
这十几年中 , 他一路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完成本、硕、博、博士后学习并取得教职 。 期间 , 他已观察到硬科技创业的困境 。 在麻省理工学院 , 两名机器人科学界大咖让他印象深刻 , 他们的产品充满创意 , 却难以投入市场 。 “美国的供应链并不适合年轻的初创企业做硬件 。 ”他向采访人员解释 。
1992年 , 他回国加入香港科技大学 , 创办了专注数控研究的3126实验室——不到100平方米的小房间 , 后来走出了大疆的汪滔、李群自动化的石金博、逸动科技的陶师正等硬科技创业者 。
3126实验室出产创始人 , 源于李泽湘作为创始人的“自我修炼” 。 1999年 , 李泽湘前往深圳创办了实验室首家公司——固高科技 。 彼时 , 中国机器人产业刚刚起步 , 市场对实验室成果并无需求 。 李泽湘倍尝创业艰辛 。 如今 , 固高科技已是我国运动控制领域的领军企业 , 李泽湘却于去年底卸任董事长 , “不是等这个产业发展起来 , 而是去创造产业” 。 李泽湘和团队花了5年向企业做理念推广、技术培训 , 将产品打磨成熟 。
最难的在于人才匮乏 。 “那时就发现 , 传统学生来创业只有死路一条 。 ”李泽湘回忆 , 当时去港科大的内地学生的目的地 , 是美国的硅谷、华尔街 , 很少有人愿意回深圳创业 。 无奈之下 , 他与哈工大深圳研究生学院合作办学 , 培养了300多名学生 , 支撑了固高、大疆后来的发展 。 为检验办学成果 , 李泽湘还与学生创办了一家名叫比锐的公司 , 却以惨痛的失败告终 。 从一次次波折中他渐渐理解 , 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学生能够引领产业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世界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德州并网发电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科技创新平台|云南:打造世界一流食用菌科技创新平台
- 技术|脉冲+推揉 全能按摩手 SKG G7 Pro颈椎按摩器参加科创奖评选
- 养殖|科创信达冠名!第二届智慧养殖高峰论坛帷幕:推动畜牧行业新升级
- 堆芯|全球首座,世界领跑!
- 文化|【“用数赋智”系列宣讲】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传统工艺的跨界创新
- 视觉|超高色准打破行业天花板,创维S82还原真实世界
- 隐私|用户隐私保护新境界,2021 vivo开发者大会将发布安全新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