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互联网创新之“死”:失速的硅谷,迈向“中年”( 三 )


近日 , 《华盛顿邮报》对苹果、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四家科技巨头的收购史做了一次较为全面的统计 , 为我们直观地展现了近二十年来巨头们在科技领域压制性的扩张 。
苹果从1988年第一次收购至今共完成了在消费硬件主业务线上27次收购 , 其他业务领域96次收购 。 其中包括收购Siri将其开发成语音助手 , 收购Beats拓展出Apple Music进而与Spotify竞争 , 收购健康监测公司Gliimpse布局健康业务等 。

|硅谷互联网创新之“死”:失速的硅谷,迈向“中年”
文章图片
图5/12
图片来自华盛顿邮报 , 版权属于原作者
亚马逊从1998年第一次收购至今 , 在图书、电子商务领域内完成了40次收购 , 在其他业务领域完成了71次收购 。 包括从2012年开始收购Peritor、ClusterK等一系列云计算公司开启公司第二业务增长极 , 在2017年以137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Whole Foods布局线下零售行业 , 2018年连续收购Echo、Blink、Eero等物联网潜力企业 , 大举进军智能家居 。
最近两年 , 亚马逊还将触角伸向了媒体和游戏(收购米高梅、Umbra 3D、Wondery)、健康(收购Health Navigator)和自动驾驶领域(收购Zoox) , 业务几乎覆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

|硅谷互联网创新之“死”:失速的硅谷,迈向“中年”
文章图片
图6/12
【|硅谷互联网创新之“死”:失速的硅谷,迈向“中年”】图片来自华盛顿邮报 , 版权属于原作者
谷歌的收购史则更为庞大 。 迄今为止 , 谷歌已经完成了原搜索、地图、广告业务内的81次收购 , 以及在其他领域187次的收购 。 而在巩固搜索引擎霸主地位之后 , 谷歌每一次华丽蜕变似乎都跟收购相关 。
比如 , 为了在办公工具领域与微软竞争 , 谷歌收购了Writerly和Tonic Systems , 蜕变成为了Google Docs和Google Slides , 逐渐建构起了谷歌的在线办公生态 。 为了抢占视频广告领域市场 , 谷歌在2007年以16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YouTube 。 为了给自家硬件产品保驾护航 , 在2011年以123亿美元的高价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 之后 , 更是大肆布局人工智能、云计算健康、以及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 , 收购了包括Deepmind、Fitbit、North等大量知名独角兽 。

|硅谷互联网创新之“死”:失速的硅谷,迈向“中年”
文章图片
图7/12
图片来自华盛顿邮报 , 版权属于原作者
社交巨头Facebook如果单从收购数量上来看可能比不上几位老大哥 , 但多次出手都是大手笔 。 先是2011年用10亿美元收购仅有13名员工的Instagram , 接着在2013年以16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WhatsApp , 从而搭建起社交王国的三驾马车 , 登上全球社交之王的宝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