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在正确的赛道里,才可能引领市场 | 未来访谈

自2019年8月1日和辉瑞官宣整合双方消费保健品业务以来 , 葛兰素史克(以下简称“GSK”)在消费保健品领域俨然是艘“巨型航母” , 旗下有营养补充剂、口腔健康、疼痛管理、呼吸健康、皮肤健康五个领域的10多个品牌 , 例如善存、钙尔奇、舒适达、芬必得、扶他林、百多邦、新康泰克等 。
今年 , 受新冠疫情影响 , 大众对健康及自身保健的意识大幅提高 , 对于“疾病预防”的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程度 。 GSK消费保健品在产品研发、创新营销、多元化渠道等方面发力 。 在GSK消费保健品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总经理顾海英看来 , 中国是GSK消费保健品非常重要的市场 。

保健品|在正确的赛道里,才可能引领市场 | 未来访谈
文章图片

Yi:GSK的消费保健品很早就进入中国市场 , 之后又进一步扩充了产业线 , 目前GSK消费保健品在中国的产品线是如何布局的?
G:以前GSK消费保健品在中国更多是在治疗领域 , 比如疼痛管理方面有芬必得、扶他林 , 在呼吸健康品类有新康泰克和辅舒良 , 皮肤健康领域有百多邦、兰美抒 , 以及口腔健康产品舒适达、保丽净 。 与辉瑞健康药物部业务合并后 , 补充了营养板块 , 包括钙尔奇、善存等 。
目前我们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有10多个品牌 。 在渠道方面 , 除了传统的零售药店 , 还有医院、电商、母婴渠道及O2O平台 。 无论是渠道还是产品 , GSK消费保健品一直认为创新十分关键 。 我们每年都会开发和引入一些新的品类 。 以舒适达为例 , 今年舒适达推出了护敏健龈牙膏 , 它主要针对中国消费者的牙龈问题 , 可同时改善牙龈红肿出血、保护敏感性牙齿 , 做到两大问题一支对抗 。 另一营养补充剂钙尔奇 , 则是推出“男女片”概念 , 以满足男性女性不同的骨骼健康需求 。
Yi:近些年中国消费者的健康理念有何变化?特别是今年疫情以来 , 消费保健品市场以及消费者行为有什么新趋势?
G:我们观察到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化”上 , 包括自觉化、年轻化、数字化、移动化 。 自觉化是指消费者更注重自觉的健康防护 , 包括个人卫生、健康意识等 。 我们观察到 , 疫情之后 , 我们有多个品类都迎来了新的消费者 。 年轻化表现在营养健康产品在95后年龄层的渗透率高过三四十岁的中年人群 。 以前大家可能觉得年轻人没有太多的保健需求 , 但我们从数据可以观察到Z世代对于健康的关注度很高 , 营养补充剂的使用率和老年人相当 。 在数字化方面 , 数据驱动的健康管理一定是未来趋势 。 抗疫中数字技术的应用 , 比如说健康码的使用就是很好的体现 。 为把握这一趋势 , GSK消费保健品也建立了自己的中国消费者数据平台 , 以便与消费者进行更有针对性、相关性 , 也更有效率的互动 。 此外 , 疫情还进一步加深了移动化 , 几乎所有的消费行为都在手机上发生 , 消费者不关心在哪个平台购买 , 只关心能够快速获得产品 。
今年疫情期间 , O2O平台的业务成长特别快 。 观察到这一趋势 , 我们在2月迅速决定建立O2O团队 , 前后仅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 在中国跑对赛道特别重要 , 在正确的赛道里 , 才有可能引领市场 。
Yi:针对中国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和自我健康管理需求的增长 , GSK消费保健品如何发挥自己特有的作用和社会价值?
G:我们的愿景是为每一位中国消费者提供创新的健康解决方案 , 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质量 。 以慢病管理为例 , 除了大家熟悉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 实际上还有“一低” , 就是骨密度低 。 GSK消费保健品从2014年开始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合作 , 通过系列公共卫生项目推动健康骨骼进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慢病管理体系 , 促进中国首次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的实现 , 并在国际上发表了中国的骨质健康白皮书 , 填补了国内骨骼健康数据的空白 。 与此同时 , 我们和生态圈内的其他伙伴合作 , 成为生态圈闭环当中的一员 。 其实目前在健康领域有很多玩家 , 比如”互联网+”的医院、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微医、医典等 。 GSK消费保健品一方面做好产品 , 另一方面与平台生态合作 , 我们提供资源和能力 , 和它们共同把平台做大 。 例如 , 近期我们和京东健康合作了“家庭医生项目” , 就是帮助消费者关注骨骼健康、营养健康 。 基于营养和骨骼的需求 , 我们可以把专家和专业知识引入进来 。 一己之力是有限的 , 一定要共创大健康的生态圈 , 成为消费者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
Yi:围绕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 你们还做了什么?
G:我们不仅重视创新产品 , 也十分重视创新服务 , 例如我们利用技术开发了很多便捷、科学的自我检测工具 , 让消费者更好地知晓自己的健康状况 , 从而主动采取措施 , 也让消费者意识到健康管理并不局限于老年人 。 以扶他林为例 , 除了老年人会腰酸背痛 , 当下电竞人群、上班族等天天伏案 , 也会产生疼痛管理的需求 。 用“扶他林智能体态检测”小程序拍摄几张不同角度的全身照 , 小程序就会针对个人的体态问题 , 提示长期姿势不良可能引发的疼痛风险 , 并给予相应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 。
【保健品|在正确的赛道里,才可能引领市场 | 未来访谈】口腔护理方面 , 我们开发了一款牙齿健康的自测工具—“舒适达智能牙敏感检测” , 只要拍摄一张牙齿的照片并上传 , 回答一些问题 , 就可以随时随地掌握齿龈健康状况 , 及时发现牙龈及牙敏感隐患 , 还能进一步了解敏感牙齿和口腔护理知识 。 GSK消费保健品做的工作 , 就是在安全的前提下 , 给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健康管理产品 , 让消费者可以更好地享受健康的生活 。 例如 , 痛经可能会对一些女生的上学和工作产生影响 , 但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 芬必得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她们 , 让她们不必忍受疼痛 。
Yi:展望未来 , GSK消费保健品在中国主要的发展策略是什么?
G:未来GSK消费保健品会继续扩大健康领域的品类 , 例如营养补充剂 。 在美国 , 这一品类的渗透率达到50% , 中国这几年这一品类的成长很快 , 有近10倍的增长 , 但和美国同品类相比 , 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 因为我们平时的饮食不可能面面俱到 , 而营养补充剂能在需要时提供非常基础的营养补充 , 帮助消费者打好健康基础和保持良好的状态 , 因此也具有很好的前景 。 此外 , 我们留意到 , 中国市场仍有很多开发的空间 , 我将其比作“上天入地”:“上天”即电商 , “入地”就是往下沉市场走 。 针对下沉市场 , 我们设有专门的市场团队 , 也包括和经销商合作 。 我们和许多药店平台合作 , 力图覆盖更多中小连锁药店 。
Yi:GSK消费保健品如何应对快速变化的中国市场?
G:中国对于GSK消费保健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市场 。 我们全球总部给予了中国团队非常多的支持 , 例如在跨境产品上 , 只要国外有适合中国市场的创新优质的产品 , 我们就可以引入 。 从今年开始 , 我们跨境领域的新品完全是按照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来研发或创新的 , 通过丰富的自我健康管理产品、创新技术 ,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完整的自我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