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二十余载的持续攻关 , 房喻团队目前研发出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薄膜荧光传感技术体系 。 除了在安保、缉毒等领域大显身手外 , 团队还在拓展薄膜荧光传感技术的应用场景 , 如环境质量、食品安全、油气勘探、疾病诊断等“硬核”领域 。
文章图片
房喻团队合影
以疾病诊断为例 , 饱和烷烃是一类重要的信号物质 , 在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但饱和烷烃化学性质稳定 , 缺乏光电活性 , 导致高灵敏探测十分困难 。
房喻团队通过传感物质创新、薄膜结构优化 , 最终实现了对饱和烷烃的气相高灵敏选择性快速识别和检测 。
“科研要立足学科实际 , 面向国家建设需要 , 着眼国计民生 , 从源头上解决真问题 , 满足真需要 。 ”房喻认为 , “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研究是能够顶天立地的 , 是可以对国家、社会、百姓作出贡献的 。 ”
一次“失败”的实验经历 , 让学生彭军霞对房喻所说的“顶天立地的科研”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
2007年 , 房喻的博士生彭军霞在做选择性胶凝实验时 , 预想的油水分离结果并没有出现 , “两种物质竟然神奇地融合了” 。 检查流程 , 推倒重来 , 反复试验 , 结果照旧 。 因为拿不到理想的实验数据 , 不明白“失误”在哪里的彭军霞焦头烂额 。
文章图片
房喻学生彭军霞等人研制的荧光染色轻质高强材料
房喻在确定彭军霞的实验流程、数据没有差错后 , 敏锐地意识到 , 这是个“新技术” , 有可能解决国家正面临的材料领域的卡脖子难题!
沿着彭军霞的“失误” , 团队顺藤摸瓜 , 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小分子胶凝剂稳定的凝胶乳液 。
“利用我们的凝胶乳液模板法制备的高分子泡沫材料 , 兼具了轻质、高强两大优势 , 实现了品种和工艺的双重创新 。 ”彭军霞说 , “以前我们制作此类泡沫材料 , 必须依靠化学发泡、物理发泡或玻璃微珠填充等国外原创的技术 。 ”
将分子凝胶引入推进剂的研制 , 解决航天界公认难题;建立公斤级多相云爆剂 , 破解我国高能材料制备技术困境……在房喻的启发、指导下 , 刘凯强、彭军霞和团队成员以一次“失败”的实验为起点 , 连续攻克多个研究瓶颈 , 正陆续破解我国在航天、航空、深海、汽车制造等领域面临的材料困境 。
“如果不是房老师及时点拨 , 我可能就放弃了 , 不管了 。 我们天天泡在实验室 , 难免‘只拉车不看路’ 。 ”彭军霞说 , “房老师说的‘顶天立地’ , 就是说科研工作者一定要有家国情怀 , 双脚踩在地上时 , 两眼还要盯着天上 , 只有明白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在哪里 , 科研才有大格局 。 ”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识别|天津滨海机场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完成建设 行李标签识别成功率可提升至99%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IT|报道称Polestar 4电动SUV将跟保时捷Macan电动版对标
- AirPods|苹果谈论AirPods 3:最大榨取蓝牙技术,希望获得“更多带宽”
- 人物|印度人接管硅谷的背后:技术军团整体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