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谁来定义身份安全?他们用“零信任”奠定数字安全基石

我们被各种不同的身份包裹 。 校园里的学生 , 企业的职工 , 社会上的公民……形形色色的集体或组织 , 构成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而另一方面 , 进入互联网的身份ID , 例如我们在淘宝、微信、抖音、小红书等网站或APP上的用户名 , 则构成了我们在虚拟世界中的另一重身份 。
是交付信任 , 还是选择谨慎抑或缄默?有人说 , 数字技术使生活更为便捷 , 交流更为高效 , 于是选择一种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有人说 , 大数据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太多威胁 , 围绕身份技术应运而生的算法、“信息茧房”造成了我们的困扰 , 于是选择抗拒技术、逃避技术 。
事实上 , 技术本身并无好坏 , 如何利用 , 则取决于使用者自身 。 派拉软件不是一家唯技术崇拜的企业 , 在CEO谭翔看来 , 既然数字化是大势所趋 , 那么保护好用户的身份 , 便是身份安全技术应时而生的责任 。 公司致力于“零信任”安全 , 这一技术相比起信息化时代的身份安全技术有着诸多优势 。 创新蜕变不易 , 道路上每一处谨小慎微的细节的积累 , 才构成了派拉软件如今这部“沙之书” 。
创业十三年 , 韬晦待时 , 技术成熟
企业|谁来定义身份安全?他们用“零信任”奠定数字安全基石
文章图片
派拉软件CEO 谭翔
今年是谭翔创业的第13年 。 2008年 , 企业软件服务由IBM、Oracle、SAP三分天下 。 IBM先进的技术、严谨的管理方式 , 令无数年轻人趋之若鹜 , 并一度成为世界计算机行业的顶级企业 。
谭翔在IBM软件实验室的7年 , 形成了他对前沿技术、对产品研发和对国内信息安全较为深刻的理解 。 他隐隐地感觉到身份安全将在未来成为趋势 , 也认识到国内企业软件服务市场上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缺失 , 于是决定在国内也开拓一方新的天地 , 更好地服务本土企业 。
创业之路道阻且长 。 一开始 , 面对行业巨头 , 像派拉软件这样的国产小软件公司并无对抗之力 。 大公司不仅拥有核心技术 , 更拥有品牌影响力 , 客户们又为何要选择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呢?于是 , 在起步的三年里 , 派拉软件除了专注于自主知识产权身份管理产品的研发 , 也对接了一些头部软件公司的增值服务 , 主要是为本土企业提供本地化服务 。
转机发生在2012年 。 这一年 , 上海浦东软件园计划开发一个云计算平台 , 机缘巧合 , 派拉软件也获得了投标的机会 。 由于标书认真 , 形式内容丰富 , 对云的理解很深 , 派拉软件拿下了竞标 , 并由此获得了第一笔融资 。 在浦东软件园的支持下 , 谭翔得以增加投入扩充团队 , 也认识了更多客户 , 并成为他们的供应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