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字时代,被抛弃的不只是老年人

原创 万俟 海哥商业观察
【企业|数字时代,被抛弃的不只是老年人】
企业|数字时代,被抛弃的不只是老年人
文章图片

(湖北一老人为激活社保卡 , 被家人抬到银行进行人脸识别)
文/万俟 (公众号:海哥商业观察 ID:hgsygc)
近日 , 湖北某银行 , 身患重病、行动不便的94岁老人 , 被家人抬到银行 , 搀扶着到网点完成人脸识别 , 仅仅为了激活社保卡 。
随着我国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 , 越来越多老年人成为了被时代落下的人 。
实际上 , 不只是老年人 ,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被数字时代“抛弃” , 成为数字时代的“受害者” 。
面对数字化浪潮 , 不仅个体显得无助 , 久经商场的公司同样有些不知所措 。 当一部分人和企业抓住数字时代的红利 , 乘着风口飞得越来越高 , 另外一些却无奈随风飘散 。
1
数字时代的弱势群体
今年 , 一幅幅心酸的画面让我们关注到了数字时代的弱势群体——老年人 。
黑龙江哈尔滨市的一辆公交车上 ,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因为没带手机 , 不会扫码 , 被车上众多乘客斥责 , 甚至有人说 , 你白活这么大 。 司机、民警坚持按照规定办事 , 老人最终只能无奈下车;
大连的一个地铁站 , 一位老人因不懂如何出示健康码 , 而被工作人员挡在了门外;贵州的李阿姨因为不会扫码支付 , 打车时多付了10倍的车费 , 原本15元的路程被收取了150元 。
不会用智能手机、不会上网 , 让老人出行难、看病难、办事难 。 当手机成为大部分人的通行证 , 却为老年人树起一道“电子围栏” 。

企业|数字时代,被抛弃的不只是老年人
文章图片

但 , 数字时代的弱势群体不只是老年人 。
他们也可以是进行网贷却无力偿还的大学生、将全部身家投入P2P的投资者、被短视频“假靳东”欺骗的大妈们、深信并转发谣言的父母、背负蛋壳公寓租房贷的打工人……
数字技术的赋能下 , 人性中恶的一面更加具有破坏性力量 。 经济领域的网络黑灰产业、社交媒体领域内的网络暴力以及传播领域的茧房效应 , 制造了很多新受害者 。
即使是普通网民 , 权益也在不知不觉间遭受侵犯 。 比如 , 我们的隐私难以得到保障 。 快递信息、位置信息、人脸识别数据被泄露已经见怪不怪 , 广告根据我们的兴趣进行精准推送……
如果说 , 互联网是一个任人挑选的自助餐厅 , 有人吃到了精心烹制的大餐 , 有人吃垃圾食品 , 也有人吃到了玻璃碴 。
进入数字化时代后 , 整个社会都按下了加速键 。 几十年上演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 并不夸张 。
当整个社会的学习曲线开始变得陡峭 , 跟个体的发展曲线出现了错位 , 就造成了越来越大的数字鸿沟 。
数字经济下 , 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的精彩 , 但同时也更加的焦虑 , 有更深的无力感 , 但是却不能置身事外 。 时代在推着我们向前走 , 我们都害怕会成为那名不知道如何用智能手机办理业务的老人 。
今天被抛弃的是老年人 , 但其他人也未必能在这个时代游刃有余 。
2
被时代抛弃的公司
不仅仅是众多个体面临数字鸿沟 , 很多传统企业同样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鸿沟 , 并难以跨过 。 这个名单上有手机巨头诺基亚、胶卷巨头柯达、娱乐连锁企业HMV、美国最大的出租车公司Yellow Cab 。

企业|数字时代,被抛弃的不只是老年人
文章图片

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 , 这个话题已经是老生常谈 。
马云一声“实体零售已死” , 从零售业到保险、医药、金融、媒体 , 众多行业都被颠覆 。
在2020年疫情所带来的冲击下 , 数字化甚至成为企业运转必须采用的基础方式 。
一个又一个网红品牌只需两三年崛起 , 甚至上市 。 与此同时 , 有着二三十年发展历史的企业却逐渐走向衰落 。
数字化转型并非易事 , 和那些没有包袱、能够轻装上阵的初创公司不同 , 传统企业转型起码面临着“五座大山” 。
《中国产业数字化报告2020》指出 , 企业当前的转型困境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自身数字转型能力不够导致“不会转”;二是数字化改造成本偏高、而自身资金储备不足造成“不能转”;三是企业数字化人才储备不足致使“不敢转”;四是企业决策层数字化转型战略不清导致“不善转”;五是企业多层组织模式不灵引致“不愿转” 。
不像“祖宗之法” , 大部分企业都是以生存发展为目标 , 更多是不会、不能、不敢、不善 , 导致不愿 。 而当企业终于痛下决心转型 , 却发现为时已晚 , 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 。
转型不仅是一个快速、一次性的改变 , 而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 与此同时 , 科技公司却在加速变革 , 大厂们频频对组织架构“下手” , 小米甚至在上市不到八个月的时间里进行了五次组织结构的调整 。 双方的差距正在拉大 。
曾担任宝洁公司前IT和全球商业服务副总裁托尼萨丹哈表示 , 宝洁的IT和全球业务服务被认为具备业内第一流水准 , 但是这远远不够 , 因为初创企业拥有50%的成本优势和10倍的灵活性优势 。 他还表示 , 70%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失败了 。
转型是找死 , 不转型是等死 。 传统企业正在陷入两难境地 。
3
人人都应共享数字化红利
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 随其而来的法律、隐私、伦理、道德、安全等问题也层出不穷 。
清华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苏竣将这种风险与挑战归纳为四类:包括技术系统越来越复杂导致的技术风险;智能技术扩大系统形成垄断带来的市场风险;精准算法推送等其他智能技术引发的社会风险;以及人们不适应新兴技术冲击和挑战产生的认知风险 。
国家方面需要引导形成数字技术的价值遵循和基本原则 , 画出底线和边界并严格监管 。
前不久 , 《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正式“亮相” , 规范平台的《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也相继发布 , 《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对外征求意见 。
除此之外 , 国家也开始出手 , 提倡对于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 《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已经印发 。

企业|数字时代,被抛弃的不只是老年人
文章图片

除了国家方面的监管 , 数字时代的主力军——科技公司 , 尤其是科技巨头更需要以身作则 。
对于用户 , 要坚守基本底线 , 做好个人信息保护 , 确保用户权益不受侵害;对于行业 , 也要积极进行数字化赋能 。
越来越多的巨头意识到竞争从零和博弈走向正和博弈、共赢发展 , 他们也从曾经的颠覆者变身赋能者 , 要开放自身资源 , 为合作伙伴提供解决方案 。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截至2020年6月 , 我国网民规模达9.4亿 。
一部手机几乎绑定了我们所有的个人信息 , 承载了大部分的社交、网购、安全验证行为 。 网络时代的公民权利保护应该得到重视 。
相关报告显示 , 2020上半年中国产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达25.3万亿元 , 预计2020全年市场规模将达51.5万亿元 。 随着产业互联网向产业上下游延伸 , 未来那些“老公司”将重新焕发活力 。
中国互联网已经走过25年 , 2020年开启新十年 。 在5G等新基建的推动下 , 数字化会发展的越来越快 。 与此同时 , 人与人的连接也变得更加紧密 。 让更多的人和企业共享数字经济成长的红利 , 是需要持续关注的话题 。
_原题《数字时代 , 被抛弃的不只是老年人》
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