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世界慕课大会虚拟仿真分论坛举行,聚焦信息技术与教学变革

12月9日晚 , 2020年世界慕课大会之虚拟仿真分论坛举行 , 分论坛以“虚拟仿真:信息技术与教学变革”为主题 , 聚焦虚拟仿真技术和装备支持下的实验教学 , 由中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承办 。 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理事长王希勤发表致辞 , 教育部高教司一级巡视员宋毅等出席会议 。
论坛邀请了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和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教务长、全球工程教育改革计划(CDIO)联合创始主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爱德华·克劳利(Edward F. Crawley)教授等9位虚拟仿真和教育领域的专家作精彩报告 , 他们分别来自中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奥地利、意大利和美国 , 覆盖了亚澳欧美四大洲 。

大会|世界慕课大会虚拟仿真分论坛举行,聚焦信息技术与教学变革
文章图片

王希勤致辞
在开幕致辞中 , 王希勤从疫情大背景与信息技术发展相联系的角度 , 阐释了在时代发展大变革之下虚拟现实技术的深刻意义 。

大会|世界慕课大会虚拟仿真分论坛举行,聚焦信息技术与教学变革
文章图片

虚拟会场
论坛以虚拟会议形式举行 , 并在李兆基科技大楼数字化发展能力中心设置了现场会议 。 200位来自全国各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线的教师和专家远程参加了虚拟会议 , 另有大量观众观看了网络直播 。 致辞和报告环节融入了虚拟会议室中 , 形成三维可互动的虚拟场景 , 方便观众进行沉浸式体验 , 充分体现了虚拟仿真再造虚拟世界的力量 。
专家们结合案例分享了虚拟仿真的本质和关键技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和装备进行教学的方案和体验、虚拟仿真教学环境的构建、沉浸式教学的方式和作用等内容 , 认为“虚拟仿真可以成为教育和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发挥重要作用 , 长期以来 , 远程学习和网络技术推动着教育的发展 , 虚拟仿真具有巨大的潜力 。 ”
清华大学融合式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电机系教授于歆杰参加了本次论坛 , 他表示此次大会使听众受益颇多 , 论坛采用了虚拟发言人出镜的形式 , 配合虚拟仿真的主题 , 别有一番风味 。 于歆杰强调 , 对于好的大学来说 , 事实和数据是不够的 , 思维方式是最重要的 。 虚拟仿真技术和设计是帮助大学训练学生思维方式的重要手段 。 要想为飞速发展的社会培养适应未来的人才 , 就必须打破学科、专业、院系的壁垒 , 灵活地设置有挑战性的项目 , 让学生以完成项目为抓手 , 串起各院系的相关课程和知识点 。 虚拟仿真技术在跨学科项目实现方面具有重要优势 。 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目标是让学生对学习有更高关注度 , 从而获得更好学习成效 , 而不是让其更分心于不同事物 。 “当前的虚拟仿真给人的感觉是:听起来真不错 , 尝一口也挺好 , 还不足以当饭吃 。 但我们不能等着别人把饭做好了再动筷子 。 现在是大家都需要来尝一口鲜的时候了 。 因为这个饭要做成什么样 , 从根本上来说 , 是食客决定的 。 ”于歆杰说 。
在疫情的特殊时期 , 教育和技术不断融合 , 势必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突破与改变 。 应对危机、迎接挑战、做出创新 , 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 探索全新的学习模式势在必行 。
(原标题为《聚焦信息技术与教学变革 世界慕课大会虚拟仿真分论坛举行》)
【大会|世界慕课大会虚拟仿真分论坛举行,聚焦信息技术与教学变革】(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