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被美列入涉军工清单致上市延迟,解析制裁背后的商汤科技
商汤科技在IPO关键节点被迫推迟上市计划 。12月7日,商汤科技公开招股,拟发行15亿股,其中90%为国际配售,10%属香港公开发售,招股价介乎每股3.85港元至3.99港元,最多募集60亿港元 。最终发售价及配售结果将于12月16日公布,预计12月17日挂牌 。
然而12月10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将商汤科技列入“中国军工复合体企业”清单,进入这一清单的公司,美国投资者被禁止投资 。对此,商汤科技11日发布声明,对这一决定与相关指控表示强烈反对 。消息一出,各界人士纷纷猜测,商汤科技的投资方包含大量美元基金,被列入投资禁令清单或导致IPO被推迟 。
一语成谶 。12月13日午间,商汤科技正式宣布,全球发售及上市将会延迟,但仍致力尽快完成全球发售及上市 。富途证券随后表示,将退还商汤-W全部认购手续费和银行融资利息 。
文章图片
公开资料显示,商汤科技成立于2014年,由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创立,是一家专注于计算机视觉软件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业务涵盖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车四大板块 。创立至今商汤科技已进行了12轮融资,与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并称“AI四小龙”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的报告,按2020年收入计算,商汤科技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同时是中国最大的计算机视觉软件提供商,市场份额达11% 。
但商汤科技也是一家相当烧钱的独角兽,此前一直因未盈利和商业落地待突破饱受质疑 。整体来看,商汤科技在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较为深厚,同时也面临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及数据安全、隐私方面的风险 。
列入涉军工清单对IPO影响几何?该如何构造良好的盈利生态?追求业务规模与面临的政策风险间应如何平衡?对商汤科技来说,无论上市顺利与否,前路仍然漫长 。
列入涉军工清单影响几何?
这不是商汤科技第一次被美国列入“黑名单”,其在招股书中对该风险的披露印证了这一点 。
2019年10月9日,商汤科技的附属公司北京商汤被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列入“实体管制清单”,限制北京商汤购买或以其他方式取得若干商品、软件及技术的能力 。当时被一同列入的还有大华科技、海康威视、科大讯飞、旷视科技、依图科技等科技公司,业务范围多涉及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安防监控几大热门领域 。
对比两次被列入“黑名单”的情形,“实体管制清单”上仅北京商汤面临管制,不适用于法律上独立于北京商汤的其他集团实体,而此次的“黑名单”则更着重于禁止美国投资者对商汤科技的投资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硬件|汽车之家年底裁员,员工称多个职能部门已被撤销
- 换卡|突然宣布:被迫停止运营!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社交|Facebook被指试图在美政客中抹黑前雇员Frances Haugen声誉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IT|新能源汽车年底卖爆 展车都被抢购 咋回事?
- 植被|二十年后的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