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付费用户破百万 估值6.5亿美元:这个产品做成了美国版“公众号”( 二 )
更直接的案例,是在成人视频网站 Pornhub 的竞争对手 OnlyFans 上,如今用户可以直接付小费购买定制内容,让创作者拍摄特定服装、特定场景的色情片段 。
这时候在用户心智中,更突出的是创作者个人品牌,而非平台品牌 。用户为内容付费的逻辑不再是成为某个平台的会员,而是为个人品牌买单,购买其提供的内容产品 。
于是在功能迭代上,Substack 没有强化对内容的占有,以及对创作者和用户的控制 。
付费内容直接发送到用户的个人邮箱 。创作者可以随时导出订阅用户的邮箱 。如果不想在 Substack 创作了,换一个平台,还可以继续发送邮件给这群读者 。这甚至成为了它吸引创作者的宣传优势 。
Substack 很清楚自身在新逻辑下的定位,不是要再造类似 Facebook 这样的社交平台,而是成为创作者孵化个人内容品牌的基站 。
02
“只有成千上万的人解雇我,
我才可能丢掉工作 。”
早在十三年前,Kevin Kelly 就曾预测,“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作者,你不需要百万粉丝,你只需要 1000 个铁杆粉丝” 。
Substack 另一位联合创始人 Hamish McKenzie 表示,“即使你创作的内容特别垂直,只对一个特定领域的少数群体有价值,假设你定价 5 美元每月,只要有 1000 人付费,你在 substack 上的年收入就足以超过 5 万美元 。”
据了解,目前在 Substack 上订阅量最前十的付费栏目,合并起来的年收入高达 2000 万美元 。有 50 万用户至少付费订阅了一个专栏 。
文章图片
Google上,“substack”的搜索量过去两年中增长了 1900% 。仅在过去一年中就增加了 500% 。
如今,这种关注者直接给创作者打钱的模式,正在成为一个创业风口 。
今年四月,名叫 Patreon 完成 1.55 亿美元,投后估值 40 亿美元 。在 Patreon 上汇集了音乐人、作家、插画家等众多艺术家,粉丝可以通过每月支付订阅费来获取他们的艺术作品 。Patreon 希望让艺术家摆脱广告盈利的模式,来自由创作 。
同一时间,一款名叫 Cameo 的产品也拿到了 1 亿美元 C 轮融资 。Cameo 在 Z 世代中非常流行,用户支付 5-3000 美元不等,就可以获得演员、网红、运动员、创作者、真人秀明星等名人群体的定制化视频内容,是“直连粉丝”的又一个尝试 。
强调个体的“创作者经济”正在兴起 。此前极客公园曾报道,“创作者覆盖从顶流到各细分领域与行业有一定特长的从业者 。内容消费者、粉丝,覆盖更广义的用户 。不仅是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追星类粉丝,还有更民主化的比如一个用户对另一个或者相近身份的创作者的支持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陈明永|行业观察|OPPO陈明永:对的路,不怕远
- 视点·观察|2021车市拐点之年:芯片荒、交付难、投诉多
- 视点·观察|今年的圣诞C位属于元宇宙
- 视点·观察|2021年清洁能源行业开始认真应对采矿问题
- 视点·观察|HDMI 2.1a规范或让用户购买HDMI线缆更复杂
- 视点·观察|拍照搜题等同作弊 App叫停后如何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