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票补力度减弱进军影视起步晚 猫眼娱乐如何对抗影视寒冬?


投资者网|票补力度减弱进军影视起步晚 猫眼娱乐如何对抗影视寒冬?
文章图片
图1/2

票补力度减弱进军影视制作起步晚 猫眼娱乐如何对抗“影视寒冬”
随着在线购票平台竞争日趋激烈 , 猫眼娱乐面临着大麦和淘票票等同类平台的威胁 。 为此 , 猫眼娱乐在优化宣发和拓宽渠道上不断下功夫 , 力图在竞争中维持住先发优势 。 但从目前来看 , 成效尚不明朗 。
《投资者网》王柱力
作为影视发行的头部公司 , 猫眼娱乐(HK1896)正在面临多重挑战 。 公司营收渠道尚未实现多样化 , 过于依赖影视发行 , 导致受疫情打击尤为严重 。 虽欲进军影视制作领域 , 但以公司目前的影视制作能力能否在竞争激烈的红海中创造利润 , 还未可知 。 此外 , 随着票补力度减弱 , 如何保住前期培育起来的观众和市场 , 也是公司需要直面的难题 。
营收渠道单一 难敌“影视寒冬”
猫眼娱乐中报显示 , 今年上半年 , 公司营收实现约达2.03亿元 , 上年同期约19.84亿元;净利润亏损4.3亿元 , 去年同期盈利2.57亿元 。 公司表示 , 致使大幅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受上半年疫情冲击 。
根据58同镇发布的《疫情影响下的中国下沉市场休闲娱乐洞察报告》表示 , 手机已成为居民主要娱乐工具 , 其中99.14%用户观看视频、69.03%用户打游戏、89.79%用户看直播 。 从供给端看 , 华策影视这样的头部电视剧制作公司 , 前三季度实现了2.03亿元盈利 。 由此可见 , 居民长时间的居家生活甚至为线上影视市场创造了契机 。 而猫眼娱乐的业务布局重在电影宣发 , 而非影视内容制作 , 这使其难以抓住这个机会 。
半年报中 , 公司列出三大服务板块 , 分别是“在线娱乐票务服务”、“娱乐内容服务”和“广告服务” 。 票务服务因疫情期间影院关停受到重挫 , 而娱乐内容服务营收同样锐减 , 这主要是因为“公司参与宣传和发行的影片全部撤档” 。 在收益成本项目下 , 公司内容制作成本仅占总收益的4.2% , 内容宣发成本则占13.9% 。 而宣发业务又和院线经营紧密相关 , 可以说疫情带来的损失不仅是影院关停 , 还有公司宣发业务的停摆 。 因此 , 增加影视制作比重 , 摆脱公司对宣发业务的高度依赖显得尤为重要 。
公司的经营情况也反映在了股价上 , 今年 , 猫眼娱乐股价经历了过山车般起伏 。 从年初约15港元/股 , 到4月份仅约8港元/股 , 此后或与影院复工有关 , 股价有所回升 , 截至12月9日 , 公司股价为12.38港元/股 。

投资者网|票补力度减弱进军影视起步晚 猫眼娱乐如何对抗影视寒冬?
文章图片
图2/2

影视投资加码 项目回报难期
公司虽欲涉足影视制作 , 进军产业链的上游 , 但从财报来看 , 公司目前主要靠投资现有项目 , 而并非依靠自身制作团队 , 财报中提到的自制剧仅有两部 。
【投资者网|票补力度减弱进军影视起步晚 猫眼娱乐如何对抗影视寒冬?】去年公司电影和电视剧投资为2.14亿元 。 今年上半年 , 公司继续加大影视投资 , 达到约2.2亿元 。 目前公司确认的影视投资收入仅为1067万元 , 影视投资应收款项由去年的1.19亿元增加至1.35亿元 。 公司投资虽然加码 , 但并未获得较好的回报 。
以公司参投的剧集《乌鸦小姐与蜥蜴先生》为例 。 百度百科显示该剧于今年7月24日杀青 , 计划在腾讯视频播放 , 而至今尚未有明确的播出时间 。 登录腾讯视频搜索该剧 , 可以看到该剧只有1条官方预告片 , 播放次数显示为95.1万次 。 《斛珠夫人》同为腾讯平台剧集 , 官方预告片有7条 , 共计播放量达2817.4万次;《斗罗大陆》预告片播放量达2068.7万次;《有翡》预告片播放达6412.5万次 。 由此来看 , 剧集《乌》的关注度不高 , 播出后效果也难以预期 。 因为有广告招商和广告点击率、转化率等因素 , 网络剧集确认收入需要在剧集完播之后 , 故猫眼娱乐能从参投活动中获利几何 , 尚属未知 。
《通天塔》是另一部在公司CEO报告中提及的作品 , 与《乌》一样 , 该剧为腾讯旗下企鹅影视主投 , 猫眼娱乐参与出品 。 该剧于今年9月在重庆杀青 , 改编自蔡骏小说《偷窥一百二十天》 , 属悬疑题材 。 目前该剧在腾讯视频平台尚无官方预告片 , 亦无确切播出时间 。
有业内人士向《投资者网》表示:“悬疑题材在三年前的市场上可说方兴未艾 , 当时市场上关注度较高的剧集主要是古装仙侠类 , 悬疑类影视增长空间尚未见顶 。 2017年《白夜追凶》的面世 , 吸引了不少悬疑影视受众 , 加上限古令影响 , 悬疑类影视增加 , 如今该领域的竞争趋于激烈 。 《隐秘的角落》和《摩天大楼》等高分作品成为业内标杆 , 悬疑剧集在创作上必须更上层楼才能取得效益 , 而这个难度无疑不小 。 ”《通天塔》能否在同类作品竞争中取得不错成绩 , 进而为猫眼娱乐实现盈利 , 这一切尚需观察 。
《庭外辩护》和《天才棋士》是公司明确的自制剧作品 。 目前这两部剧集尚无明确的开机讯息 , 关于演员阵容 , 网络上讨论很多 , 貌似也未最终敲定 。 因为市场中已有同类型作品 , 公司初步试水自制剧 , 或许就难以占得先机 。 其中 , 《天才棋士》是一部以围棋为主题的青春励志剧 , 而今年已经有一部同题材的口碑佳作《棋魂》上映 , 该剧在豆瓣网达到8.4的高分 , 收录于“华语口碑剧集榜” 。 已有《棋魂》珠玉在前 , 《天才棋士》若想达到同等水平难度不小 。 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 , 《棋魂》已经为围棋类影视作品探好了路 , 带起了该种题材的热度 , 之后同类作品的路或许更加好走 。
票补力度减弱 同品不同价格
与其他网络电影发行公司一样 , 猫眼娱乐初期通过购票补贴给予消费者实惠 。 但随着一些公司陆续退出和兼并重组 , 当前网络购票平台基本形成大麦、猫眼、淘票票三足鼎立的局面 。 特别是在电影票务的细分领域 , 目前主要就是淘票票和猫眼两家在竞争 。 早在2017年 , 猫眼CEO郑志昊就表示“猫眼已经不依赖票补 , 考虑到盈利问题 , 猫眼已无心和两家比谁能烧钱 。 ”2019年 , 猫眼娱乐票补大幅减少 , 公司实现盈利 , 扣非利润超过7亿元 。
而猫眼的竞争对手淘票票仍在通过补贴提高市占率 , 后者属阿里影业旗下产品 。 据阿里影业中报披露 , 今年公司销售及市场费用约达9613万元 , 去年约6.6亿元 。 猫眼娱乐上半年营销及推广开支约7023万元 , 去年约4.8亿元 。 一般来说 , 票补费用计入销售开支 , 猫眼娱乐销售开支规模小于淘票票 , 从数据上也可看出其票补力度已经减小 。
随着票补下降 , 猫眼娱乐如何维持用户数量 , 保住市场份额 , 也是亟需应对的挑战 。 对此 , 《投资者网》询问猫眼娱乐 , 但未获相关回复 。
东兴证券认为 , 公司“猫爪模型战略定位清晰 , 产品平台是战略落地执行的关键” 。 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1.09、4.57和7.67亿元 , 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10、0.40和0.68元 。 同时它也提示了风险 , 包括“秋冬季本土疫情反弹;电影票房总体恢复不及预期;电影出品及宣发合作进度不及预期”等方面 。 (思维财经出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