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征高轨、探深空、举北斗、顶风云……五十年,梦耀九天创奇迹!

黄国畅 王玉磊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王祝华
航天儿女多奇志 , 漫步环宇问苍穹 。
征高轨、闯世界、探深空、举北斗、顶风云……组建50年来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航天“第一” ,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航天“首次” 。 5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 , 西昌航天善于创造奇迹 , 更敢于创造奇迹 。

发射|征高轨、探深空、举北斗、顶风云……五十年,梦耀九天创奇迹!
文章图片

美丽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征高轨 , 开启中国卫星通信时代
翻开中心资料 , 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数字——36000公里 。
登上这一轨道高度的卫星 , 叫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 这一轨道比当时我国发射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高度高出约90倍 。
1984年 , 西昌航天人在承担首次卫星发射任务时 , 就将自己的第一个目标锁定在了这一高度上 。
但是 , 地球同步卫星轨道高 , 发射技术难度更是难以想象 。
1984年4月8日 , 晴空万里 。
19时20分 , 长征三号火箭搭载着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一飞冲天 , 在地球之外36000公里开辟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空间 。
而下一个奇迹 , 西昌航天人没有让祖国等得太久 。
一部分人可能记忆犹新:20世纪80年代 , 全国亿万民众观看中国女排奋力拼搏 , 勇挫群雄 。 可也有那么一两次 , 比赛进行到决胜的关键时刻 , 电视信号却突然中断 。 因为转播电视信号的卫星是租用外国的 , 租用的时间到了 。
要是有自己的实用通信卫星 , 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

发射|征高轨、探深空、举北斗、顶风云……五十年,梦耀九天创奇迹!
文章图片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 , 载着中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飞向太空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 有勇气就会有奇迹!1986年2月1日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矗立起一枚新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 , 载着中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飞向太空 。
那一天 , 中国成功开启卫星通信时代 , 使电视、电话等现代文明设施 , 走进了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千家万户 , 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发射高轨卫星的实力 。
出国门 , 编织中国“太空丝路”
2020年7月9日 , 在一阵撼天动地的巨响过后 , 亚太6D卫星在中心成功发射 。 据悉 , 该卫星将以中国为核心 , 为亚太区域提供高通量宽带通信服务 。 “太空丝路”再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
时光回溯 , 1984年11月 , 全国各大报纸都在最显著的位置 , 刊登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实行对外开放 , 承揽国外商业卫星发射业务的消息 。
1990年4月7日 , 我国首颗国际商业卫星“亚洲一号”在中心成功发射 , 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之后 , 第3个打开国际航天商业发射市场的国家 。
至此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作为我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航天发射场 , 成为中国航天对外开放的标志“窗口” 。
2007年5月14日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 。 这是我国首次以火箭、卫星及发射支持的整体方式 , 为国际用户提供商业卫星服务 , 掀开了中非人民传统友谊新的一页 。
从“长征火箭+美国卫星” , 到“长征火箭+欧洲卫星” , 再到“长征火箭+中国卫星”的不断跃升 , 自西昌卫星发射中心30年前首次执行对外商业发射任务以来 , 一代代西昌航天人用智慧、鲜血和生命铸就辉煌 , 探索形成商业发射、搭载服务、整星出口、“天地一体化”等多种国际航天商业服务模式 。 迄今为止 , 中心共为澳大利亚、白俄罗斯、玻利维亚、阿尔及利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发射30多颗卫星 , 圆了他们的“航天梦” 。 从太空遥看 , 一颗颗卫星架设出一条“太空丝路” , 与蜿蜒的“一带一路”遥相辉映 , 共同把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紧密相连 ,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探深空 , “嫦娥”“天问”连战连捷
自强不息的西昌航天人 , 不断把中国航天的崭新高度镌刻在太空上 。
嫦娥奔月的浪漫 , 天狗食月的神奇 , 蟾宫折桂的期盼……一代代华夏儿女将九天揽月的梦想融入历史长河 , 生生不息、奔涌不止 。

发射|征高轨、探深空、举北斗、顶风云……五十年,梦耀九天创奇迹!
文章图片

2007年10月11日 , 嫦娥一号卫星运抵三号发射塔
据悉 , 中国探月计划的起点 , 正是始于素有“月城”之称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 2007年10月24日 , 中国探月工程的首颗卫星——嫦娥一号启程奔向38万公里外的月球 。 从此 , 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陆续从中心西昌发射场启程 , 实现奔月、绕月、落月 , 将望月千年的中华民族与月亮的距离越拉越近 , 多次创造中国奇迹 。
13年前 , 西昌航天人在西昌首次圆满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想;13年后 , 他们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执行探月发射任务再次取得圆满成功 。

发射|征高轨、探深空、举北斗、顶风云……五十年,梦耀九天创奇迹!
文章图片

嫦娥五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0年11月24日 , 长征五号搭载嫦娥五号在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 这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战 , 将实现我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任务 , 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举世瞩目 。
至此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式晋升成为中国探月新母港 。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千年叩问今作答 。
早在嫦娥五号奔月之前 , 这里还获得了一个耀眼的称号——中国行星探测母港 。

发射|征高轨、探深空、举北斗、顶风云……五十年,梦耀九天创奇迹!
文章图片

蓄势待发的“胖五”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 , 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托举着“天问一号”探测器从文昌出征 , 奔向火星 , 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
我国要在这次任务中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 , 这将是人类火星探测史上的首次 , 也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 , 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
星辰大海 , 揽星九天 。 脚下的土地已成为追寻“嫦娥”“天问”的新起点 , 头顶的太空也将会有更多的“中国星”遨游苍穹!
举北斗 , 全球组网百分百成功
北斗导航系统 , 从一开始就不是普通意义的卫星发射 , 它关系着太空国土 , 也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命运 。
“点火!”“起飞!”顷刻间 , 地动山摇 , 火光冲天 。

发射|征高轨、探深空、举北斗、顶风云……五十年,梦耀九天创奇迹!
文章图片

2000年10月31日 , 我国首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2000年10月31日到2003年5月25日 , 中心接连夺取“北斗一号”3颗卫星发射胜利 。 由此我国组成了完整的“北斗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 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后 , 世界上第3个建成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
自2010年开始 ,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进入发射组网阶段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以平均每年发射5颗导航卫星为目标 , 进入密集发射期 。 同时 , 发射中心还需要同时承担其他气象卫星、通信卫星、探月卫星的任务 , 既要完成任务 , 还要不出差错 , 挑战不可谓不小 。
为了适应北斗导航卫发射高密度要求 , 西昌发射场的每个系统和岗位 , 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了极致 。

发射|征高轨、探深空、举北斗、顶风云……五十年,梦耀九天创奇迹!
文章图片

北斗全球组网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 , 随着第五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 ,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完成部署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再一次创造中国奇迹!
“中心是北斗母港 , 自2000年开始 , 44次北斗发射百分之百成功 , 共计有59颗北斗卫星从这里飞向太空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董重庆介绍 , “特别是在近两年多的时间内 , 中心连续成功实施20次北斗卫星发射任务 , 将30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和2颗北斗二号备份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 创造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速度新纪录 , 在世界航天发展史上再次创造了中国速度 。 ”
顶风云 , 助推中国气象卫星事业领跑跃升
2020年 , 是风云气象卫星事业50周年 。
2020年 , 也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50周年 。
50年来 , 我国成功发射17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 , 其中9颗都从西昌奔向太空 , 目前 , 7颗在轨卫星铸就全球观测能力 , 为建设气象强国做出重要贡献 。
不曾想到 , 中心1984年第一次执行发射任务时 , 请了当地老农和彝族同胞上山帮忙观测天气;1997年第一次发射风云卫星时 , 也竟会因为天气原因而被迫推迟 。

发射|征高轨、探深空、举北斗、顶风云……五十年,梦耀九天创奇迹!
文章图片

2014年12月31日 , 风云二号08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而21年后 , 中心执行风云二号系列收官星H星发射任务时 , 中心气象系统不仅接受的气象信息增加了上百倍 , 还将数据处理时间缩短了30% , 大大提高了对暴雨范围、强度等的预报精度 。
原来 , 中心既是风云系列卫星的发射者 , 也是风云卫星事业的受益者 , 让科技工作者对发射任务的气象预报更加精准 。
数十年来 , 中心气象系统从“有雨天边亮 , 无雨顶上光”“云接日头无好天”等当地最基本的气象谚语学起 , 到如今立体式气象观探测网络建立 , 信息化数据分析技术应用 , 多地联合气象保障中心建设 , 让中心的气象保障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 业务运行成功稳定性超过96% 。
“中心依靠风云系列气象卫星顺利完成了上百次发射任务 , 与气象部门深入合作、同频共振 , 见证也助推了中国气象卫星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跨越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学宇说 。
时间为经 , 空间为纬 。
坐标系上 , 一条代表国家伟大发展的跃升曲线 , 随着一项项重大工程按节点推进而稳步上升 。
举世瞩目的沧桑巨变 , 在几代人青春与汗水的浇灌下 , 革命先辈曾无限憧憬的“可爱的中国”在世界东方巍然屹立 , 筑牢中国自信的坚实基石 。
坐标系上 , 另一条代表中国航天快速发展的曲线 , 随着一颗颗航天器、一枚枚新火箭的成功发射而不断向上延伸 。
两条曲线的交会处 , 清晰可见“嫦娥”“北斗”“风云”“天问”……见证着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 , 也见证着西昌航天的能力跃升 。
50年 , 斗转星移;50年 , 沧桑巨变 。
我们相信 , 未来 , 西昌航天人追梦奋斗的步伐将更加铿锵 , 用一次次成功腾飞创造更多中国奇迹!
【发射|征高轨、探深空、举北斗、顶风云……五十年,梦耀九天创奇迹!】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均由郭文彬 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