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华为云: 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集群式创新


产业|华为云: 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集群式创新
文章图片

华为(苏州)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位于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园 。

产业|华为云: 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集群式创新
文章图片

产业云积极践行国家“新基建”的方针政策 , 2020年在全国超过30个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开展近150场工业类主题论坛 , 为各区域工业互联网建设提供专家咨询、技术赋能、产业生态等支持 。

产业|华为云: 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集群式创新
文章图片

产业云每年开展近1000场技术沙龙培训 , 近30场软件开发者大赛(贵阳、大连、成都、西安)和4场“华为云杯”人工智能大赛(西安、重庆、南京、苏州) , 体现了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 。

产业|华为云: 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集群式创新
文章图片

华为云产业云专家调研河南许昌的风电设备龙头企业 。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 ,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幸福生活 。 ”云本无形 , 却于无声处润泽着大地;华为云 , 如天际绚美的霞彩 , 都能为数字化世界带来创新的甘霖 。
华为云是华为的云服务品牌 , 专注于云计算中公有云领域的技术研究与生态拓展 , 将华为30多年在ICT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解决方案开放给客户 , 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续创新的云服务 , 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 , 赋能应用、使能数据 , 推进实现“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普惠AI 。
华为云 创新云
作为深耕ICT领域的“老兵” , 华为持续将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视为发展基石 , 如今这种创新 , 延伸到了云服务 。
短短3年的时间 , 华为云已经服务全国100+城市 , 以创新中心为载体 , 为地方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 助力产业新旧动能转换 。 华为云产业云创新中心为100万+企业提供软件开发、人工智能(AI)、工业互联网、物联网(IoT)、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AR/VR)、智能网联汽车、鲲鹏生态、区块链等数字使能服务 , 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提供重要引擎 。
330个产业集群连成的珠三角 ,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之一 , 以珠三角为代表的广东产业转型和创新 , 则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样本 。
11月24日 , 在2020中国工业互联网大会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大会现场 , 华为携东莞松山湖“电子信息”、“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两大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成果亮相 。 首个由华为牵头的东莞松山湖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入选2020广东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 。
8月25日 , 华为依托过去两年在东莞工业互联网方向的实践 , 联合松山湖管委会、广东光大集团在松山湖光大We谷建成广东省首个“华为云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 。
时间倒退两年 , 作为面向制造业企业提供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已经开始了智能化实践 。 拓斯达联合华为云率先实现了SAP系统上云 , 成为华为云首个制造企业SAP上云项目 。
2018年 , 拓斯达T-MES系统落户华为云 , 通过整合工业机器人硬件设备、MES等软件系统以及工业物联网 , 打造完成了智能工厂的完整解决方案 。 同年 , 拓斯达T-MES系统亮相华为生态伙伴大会 , 正式完成了为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的身份转变 。
拓斯达表示 , 下一步 , 拓斯达计划与华为云进一步深化5G+工业互联网赛道探索和合作 , 更好地助力自身及制造业客户迈向智能化 。
华为云联合多家生态伙伴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 , 涉及工业仿真、电子行业制造执行系统(MES)、供应链管理(SRM)、工业IoT、ERP、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领域 。
针对东莞松山湖的实践 , 华为云中国区总裁洪方明概括起来就是:“引领产业集群数字化进程 , 通过与行业标杆性企业或重要的工业装备集成服务商进行合作 , 形成共性程度较高的行业解决方案后 , 再到行业进行复制推广 , 最终助力产业上下游数字化转型升级 。 ”
长三角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服务产业规模分别约占全国1/2和1/3 , 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创新共同体和产业集群 。
华为云创新中心 , 面向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 , 交出了一份自己的答卷 。
2019年7月 , 无锡市锡山区政府与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 成功引入华为云服务 。 2019年9月 , 华为无锡软件开发云创新中心、华为无锡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无锡锡山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在锡山商务区揭牌 。 创新中心的落地是锡山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成果 , 是锡山软件和工业互联网产业孵化展示的重要载体 , 是大数据时代锡山数字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关键性支撑项目 。
华为云创新中心落户无锡 , 新日成为第一批受益企业 。 新日电动车借助华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FusionPlant平台 , 利用其aPaaS能力和ROMA集成能力 , 采用华为云IMC、SRM、ROMA和WeLink构建了新日供应链协同平台 , 打破新日供应链的数据壁垒 , 实现了与供应商的数据互联互通 , 促进了高效协同运营 。
在谈到华为云对新日的改变时 , 新日IT高级经理潘胜利说:“华为云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需求 , 另外 , 随着企业管理精细化程度加深 , 系统越来越多 , 市场数据也非常多 , 需要一个平台来整合数据、挖掘数据价值 , 华为ROMA平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 ”
2019年 , 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博昊智能有限公司共建华为云常州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 。 该中心作为华为云布局长三角地区的首个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 , 立足于常州国家高新区 , 辐射整个苏南以及长三角地区 , 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 , 推广工业互联网提升方案 , 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孵化、展示、培训基地 。 运行1年来 , 有力提升了常州产业融合创新水平 , 有力加快了常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 推动了常州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民族工业企业 , 当传统制造业遇见工业互联网 , 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也是在2019年 , 常柴和华为云常州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达成了合作 , 开发了“智慧发动机远程管理”平台 , 充分运用互联网 , 以大数据为基础 , 旨在打造“互联网+农业”的商业新模式 。 该平台打破了传统三包服务流程的束缚 , 实现了对发动机设备的远程诊断、刷写、专家远程支持、实时状态监控、预警消息推送等智能控制 , 基于数据库和AI技术 , 实现不解体检测准确率90%以上 , 有效解决传统售后服务成本高、响应周期长等难题 。
此外 , 常柴依靠此平台可获得产品的生命周期数据和分布使用情况 , 有助于研发人员进一步优化产品 。 同时也为常柴服务资源分布、备件库存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 通过数据分析还可以绘制用户画像 , 从而实现精准营销 。
云、AI、5G下 , 常柴智慧发动机远程管理平台的开发和使用 , 是农机产业迈向智能化发展的一大步 。
【产业|华为云: 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集群式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 ,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 携手各区域成为数字化转型同路人 , 华为云创新中心持续在行动 。
华为云 赋能云
功以才成 , 业由才广 。 如果说华为何以实现快速发展 , 得益于持续不断地人才培养 , 并将此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
9月15日 , 华为云携手国内40余所顶尖高校举办了AI院长峰会 。 期间 , 华为云联合国内顶尖高校共同成立华为云AI人才培养专家指导委员会 , 并发布“AI十百千”“AI产学研”“AI俱乐部”“AI训练营”“AI人才汇”五大AI人才培养计划 , 推动创新型和应用型AI人才培养 。
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田奇在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 , 他表示AI走向产业纵深的致胜关键是AI人才的培养 。 未来 , 华为云将邀请学术界专家共同解决十大人工智能产业难题 , 助力AI产业发展;AI产学研方面 , 华为云将与各高校持续深入合作 , 践行产教融合;华为云也将在各高校成立AI俱乐部 , 设立AI训练营 , 为各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多种资源支持;同时 , 华为云还将面向全球招聘天才少年和顶尖学生 , 培养未来的技术领军人物 。
除了深耕与高校的合作 , 华为云在立足自身人才梯队建设的同时 , 聚焦产业云33个软件开发云DevCloud创新中心和11个人工智能云创新中心 , 通过每年全国各个创新中心近1000场技术沙龙培训 , 近30场软件开发者大赛和5场“华为云杯”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 , 持续不断地为区域、为企业、为行业、为产业输送高水平ICT产业人才 , 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
11月5日 , 由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主办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华为云杯”2020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西安站)开幕式在西安航天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
2018年7月 ,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与华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2019年5月 , 双方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 , 成立华为在西北第一个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华为云(西安)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 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在创新孵化、人才培养、生态构建、样板点打造、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将进行全方位合作 。
“华为云杯”2020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 , 通过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形式开展 , 旨在吸引和挖掘优秀创新团队和人才 , 推动AI技术在遥感行业应用 , 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真正落地 。
而在今年早些时候结束的“华为云杯”2020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苏州站) , 是“华为云杯”人工智能大赛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
8月28日 , “华为云杯”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颁奖典礼暨闭幕仪式在苏州举行 。 经过70多天的激烈角逐 , 来自全国各地的36支队伍进入总决赛 , 14支创客队伍和16支企业队伍摘得奖项 。 作为一场面向全国范围的人工智能创新交流赛事 , 旨在吸引和挖掘优秀企业和创业人才 , 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创新 , 助力园区加速人工智能人才和产业集聚 。
不得不提的还有华为2018年提出的“沃土计划” 。 根据华为公布的数据 , 华为“沃土计划”规划投入15亿美金 , 用于扶持高校、初创企业、开发人员及合作伙伴 , 截至2020年3月 , 华为云开发者数量达到160万人 , 并计划5年内发展500万开发者 。
华为“沃土计划”为广大开发者提供免费体验AI的课程和系统 , 可以大幅降低开发者体验AI开发的成本和难度 。 面向AI领域初创企业 , 华为沃土计划将提供最高100万元的云资源代金券 , 开放华为云商业资源 , 并提供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持 。
在技术创新驱动下 , 华为凭借在云计算领域的长期积累与耕耘 , 已经获得坚实基础 。 践行普惠AI理念的华为云 , 一直看重对AI人才培养 , 华为云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战略 , 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所需 , 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和产业情怀 。
华为云 世界云
在广西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的推动下 , 数字广西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为公司于2019年8月联合成立中国-东盟(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 为广西的产业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国际化进步与拓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
广西是重要的农业种植业区域 , 农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广西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创新中心在对广西农业产业进行深入调研之后 , 与广西慧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 , 为助力慧云信息推动“耘眼”AI农技服务平台在广西的落地应用 , 提供了华为云AI开发平台ModelArts 。
“耘眼”AI农技服务平台 , 能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像农业专家一样看懂、理解农业 , 快速识别植物的病虫害状况 , 掌握农作物的物候期 , 有效减少重复性劳动强度 , 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智能化 , 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
华为云AI开发平台ModelArts , 通过自带的优化模型算法 , 为慧云解决算法优化难的问题 , 极大地提高了标注、模型训练的效率 , 降低了人力成本;华为云还提供高性能的集群资源 , 加快慧云在开发过程中的训练和推理的速度 , 快速完成模型的部署上线 , 有效地保证了模型准确率的提高 。 通过该方案 , “耘眼”常见病虫害识别率预计从90%提高到95%左右 , 一些疑难病虫害整体识别率预计从60%提高到80%左右 , 后续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项目以及农业生产 。
除了在技术上的合作 , 创新中心利用合作渠道 , 为慧云拓展数据搜集渠道 , 提供AI生态市场 , 帮助慧云将技术能力开放给全国的农业用户使用 , 开拓更大的市场 , 承接更多的农业项目 , 呈现品牌价值 , 加速产品和服务推广 。
广西也是国家对外交流的前沿阵地 。 自2004年来 , 中国-东盟博览会成为了中国和东盟各国商贸交流的平台 ,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的加快推进 , 广西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 , 随之而来的就是翻译人才的缺乏带来的矛盾 。 在此背景下 , 创新中心与广西达译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深度合作 。
广西达译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为中国-东盟自贸区提供语言服务技术的高科技公司 , “基于东南亚语言大数据的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着力解决“一带一路”的中国—东盟语言互通问题 , 项目产品涵盖自主研发的面向东南亚小语种文字机器翻译、语音识别与合成、语音智能翻译、智能会议以及东南亚互联网信息大数据分析等系统 。 目前达译迫切希望打造一个针对泰语、马来语、越南语等十余种东盟国家语言的在线翻译平台 , 立足广西的区位优势进行全面推广应用 。
在通过与达译的多轮深度沟通 , 创新中心协助达译制定了达译东南亚小语种在线翻译平台的设计方案 , 集合机器翻译、语音识别与合成、拍照翻译等功能 , 以适应市场发展的客观需求 。
目前达译正在将核心能力部署至华为云市场 , 后续华为云也将帮助达译将技术能力封装成解决方案 。 从人工翻译到一部小语种翻译机 , 从高端技术到普惠AI , 中国-东盟(华为)创新中心将通过华为云助力广西达译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人工智能技术的独特魅力 , 让每一个人都能沟通容“译” , 通过AI听清东盟友人的声音 。
目前 , 华为云已在全球展开全面布局 , 打造强大的数字化生态 , 以期与全球万千企业共同持续推进全球数字化进程 。 通过持续聚焦核心业务 , 实现技术、产品、服务的可持续创新迭代 , 华为云正逐渐成为全球各大企业的首选 。
截至2020年9月 , 华为云与全球2000家技术合作伙伴开展深度合作 , 云市场上架伙伴应用数量超过了3500家 , 华为云新加坡、智利、巴西、墨西哥、秘鲁大区陆续开服 , 与伙伴在全球23个地理区域运营45个可用区 。 华为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与全球伙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华为云既是中国云 , 更是世界云 。
未来 , 华为云将继续发挥云、AI和5G的协同优势 , 通过全栈技术创新 , 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续发展的公有云服务和混合云解决方案 , 赋能应用、使能数据 , 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 , 与伙伴一起使能千行百业 , 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
可以预见的是 , 未来的天空一定清澈动人 , 还有那一朵熠熠生辉的“霞云” 。
(文/周昊陈 柳奇 伊佳 龙亦凡 金津 华为云/供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