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及的“优雅”
小红书在这一次反炫富的整顿中 , 提到了今年3月曾推出《社区公约》 , 将“避免炫耀远超常人的消费能力”、“是否对他人有用”作为判定用户真诚分享的重要标准 。
反对炫富 , 既是为了迎合“清朗”行动的整顿需求 ,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 , “炫耀远超常人的消费能力”与小红书的“种草社区”定位是相悖的 。 “种草”其实就是安利 , “我觉得很不错 , 你也很容易效仿” 。 换句话说 , 小红书上面的“优雅” , 必须是可及的、网友伸手就够得着的 , 而不是高高在上、可望不可即的炫富 。
这种可及的“优雅” , 尤其受到小资(也可以称为“预备中产阶层”)和中产阶层的青睐 。 根据易观千帆数据 , 小红书月活用户约1.48亿 , 24岁以下用户占比高达44.99% , 中等消费者、中高等消费者总占比高达75.62% 。
按照布尔迪厄的“区隔”理论 , 一个阶层在成长过程中 , 需要通过经济资本、政治资本、文化资本确定自己的身份 , 并将自己与其他阶层区隔开来 。 “经济资本”可以代代相传 , 并转化为其他资本;“社会资本” , 简单地说 , 就是拼背景、拼阶层、拼地位、拼关系……而很显然 , 无论是经济资本还是社会资本 , 大多数小资和中产并不具备 。
“文化资本”是小资与中产唯一可及的资本 , 可以表现为审美趣味、学识教养、风度技能等 , 这些是可以通过文化熏陶、品位训练和生活方式的模仿获得 。 所以 , “文化区隔”是中产阶层的惯用手法 , 他们通过品位、趣味、格调来明确自己的阶层边界 。 比如丰富的藏书(也许只是摆设)、喝星巴克、吃牛油果、周末野餐 , 来证明自己的“优雅” 。
文章图片
▲“品味被打上阶层的烙印 。 ” ?《惊呆了!原来这就是社会学》 , 南海出版社 , 2021
雷小山(Shaun Rein)在《廉价中国的终结》(The End of Cheap China)一书中如此诠释星巴克在中国的成功:“人们喝星巴克咖啡是为了在咖啡杯里小小体验一把梦寐以求的奢华生活 。 对许多人来说 , 星巴克咖啡事实上是住房、汽车以及超出财力范围的奢侈享受的替代品 。 ”这同样也是小红书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 。 它所构建的“优雅”生活是很好模仿的 。 小资与中产由此确认自己的阶层属性 , 底层平民也由此“体验一把梦寐以求的奢华生活” 。
这种可及的“优雅”虽然看来有些可笑 , 但对于处于困顿生活中的人来说 , 有时却是一种难得的慰藉 , 生活太苦了 , 可及的“优雅”甚至成为暂时的逃逸之地 , 以安慰自己过得并不那么差 。 这让人想起张爱玲的一段描述:“生在现在 , 要继续活下去而且活得称心 , 真是难 , 就像‘双手擘开生死路’那样的艰难巨大的事 , 所以我们这一代的人对于物质生活 , 生命的本身 , 能够多一点明了与爱悦 , 也是应当的 。 ”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建设|这一次,我们用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生活|数字文旅的精彩生活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最新消息|世界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德州并网发电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Monarch|消息称微软Win11 2022重大更新将在明年夏天到来
- 社交|Facebook被指试图在美政客中抹黑前雇员Frances Haugen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