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评线】嫦五归来:收官之作,更是奠基之作

【中国|【地评线】嫦五归来:收官之作,更是奠基之作】12月17日凌晨 , 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 , 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 , 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
嫦娥探月既是一个高难度的艰巨任务 , 又是一个意义重大而辉煌的历程 。 历经23天 , 嫦娥五号闯过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月面着陆、自动采样、月面起飞、月轨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多个难关 , 成功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 , 完成了中国首次、世界第三位的登月之旅 。
嫦娥回家无论从空间技术 , 还是对空间资源的利用 , 以及国家安全和未来人类开拓地球以外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意义非凡 。
在人类历史上 , 只有40多年前的美国和苏联登月器登上过月球并带回月壤 , 之后 , 这一领域寂然无声 , 后发之势的中国开足马力 , 填补了这个空白 。 从2013年12月2日至今 , 中国在7年时间内三次发射嫦娥登月 。 其中嫦娥四号在月亮背面登陆 , 成为世界第一个探月器在月球背面登月的国家 。 而且 , 本世纪以来的三次探测器登月行动 , 全都是中国的嫦娥所为 。
人类的登月 , 无论是航天器载人登月还是探月器登月都是一个国家软硬实力的展示和体现 。 探月不仅要有大量的尖端人才 , 还要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空间探索尖端技术 , 当然还需要相当丰厚的资金 。 无论在哪方面 , 中国的嫦娥五号探月成功已证明中国已经进入太空探索的第一梯队 。
不过 , 嫦娥的成功只是中国太空探索阶段性任务的一环 。 中国的探月工程顺利完成了“绕、落、回”三步走规划 , 下一步应当是载人登月 , 在这个方面 , 国际上的竞争非常激烈 。
现在 , 中国、美国、俄国、欧洲、日本、印度和以色列等国家都参与到太空探索和竞争与协作之中 , 这些国家的月球计划也在以各自不同的步伐展开 , 其中就包括美国的“阿耳忒弥斯”计划、俄罗斯的“月球”系列计划和欧洲的两手计划(独立自主研发、与多国合作)等登月计划 。
其他国家的探月和登月计划为中国科研人员提供了参照 , 也将激励中国研究人员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下一步探月和登月任务 。
人类登月的意义目前可以体现在比较实用的层面是 , 对月球的了解和对月球物质的利用 。 “嫦娥五号”带回的新样本可以让科学家充分研究和分析 , 让人类理解月球地质和历史 , 从而也延伸到理解地球的形成和历史 。
更为实用的是 , 对嫦娥带回的月壤进行研究 , 可以获得对月球所含物质的理解 , 并预期未来的利用 。 比如对月壤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知晓月球是否有水 , 无论是月球的什么地方 , 如果有水 , 月壤中的含水量有多大 , 由此可以知道这些水是否可以作为生物的生活用水和能源用水 。
正如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表示 , “嫦娥五号任务既是收官之作 , 更是奠基之作 。 ”这表明 , 中国的空间探索和登月计划只是刚刚开了一个好头 , 未来任重道远 , 未来也完全可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