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 , 在国新办就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有关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 ,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表示 , 未来星际探测主要围绕“勘、建、用”三个字 。 至于能不能搞载人旅游 , 他表示 , “从技术上是没问题的 , 关键是耗费很昂贵 , 现阶段还是要以服务于探测、服务于科学为首要 。 ”
1969年7月20日 , 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代表人类首次踏上了地球之外的天体 , 在月球迈出了他的一小步 。 今天距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已经过去了50年 , 美、俄、印度、以色列等国都在进行探月工程 。
“宇宙的奥秘太深奥了 , 太广博了 , 到目前为止 , 人类对于宇宙奥秘的认知可以说冰山一角 , 甚至于沧海一粟都到不了 , 所以有能力的国家开展深空探测 , 这是大国应尽的义务 。 中国政府现在进行这些任务 , 也是为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作出中国贡献 。 ”吴艳华表示 。
关于未来的星际探测怎么干 , 吴艳华表示 , 主要是“勘、建、用”三个字 。 “勘”就是勘察月球和其他星球的环境 , 包括空间环境、地质环境及人类关注的各种辐射等 , 这是探索的最主要目的 。
“建”就是要建设 , 形成一定的基础设施能力 。 例如嫦娥四号的鹊桥卫星 , 就是能提供持续不断的月地测控通信能力 , 再比如长期供水供电的能力等 。
“用”的目的主要是有关地外资源能不能供人类利用和开发 。 至于能不能搞载人旅游 , 吴艳华认为 , 从技术上是没问题的 , 关键是耗费很昂贵 , 现阶段还是要以服务于探测、服务于科学为首要 。
【人类|能否搞载人旅游?国家航天局:技术没问题,现阶段要服务科学】(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推荐阅读
- 公司|外媒:2021,人类太空事业的重大年份
- 文章|美媒文章:古人类领域2021年六大新突破
- 地球|没有了人类,地球气候环境会怎样|澎湃问吧年度盘点(上)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机器人:不止重复性任务 或能成人类朋友
- 细胞器|“一不小心”活到200岁 太平洋岩鱼的长寿秘诀人类可否借鉴
- 马斯克|马斯克:SpaceX最快5年将人类送上火星, 最晚10年
- Microsoft|微软2022年股价能否往上冲 取决的是这些因素
- SpaceX|马斯克:SpaceX最快5年将人类送上火星 最晚10年
- 驱动|仅149元 一块网卡轻松搞定 台式电脑也能连接Wifi6网络
- 诺克比|爱德华·威尔逊写小说:把“蚂蚁社会”作为人类的一个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