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已来 , 优质内容随之而来 。 但更现实的问题在于 , 专业创作者生产的专业性较高的内容 , 在传播中并不被大众阅读者热捧 。
原因主要在于 , 不少专业性内容比较晦涩 , 专业词语、行业人士才会理解的“行话”充斥文本 , 这让读者理解起来较为吃力;专业人士在分享时也聚焦更为细致的内容 , 这也让“小白”读者很难get到该领域知识的全貌与乐趣 。
此外 ,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截至2021年6月 , 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 。 上网人群的用户结构也不再以高知识人群为主导 , 而更呈现出全民化的特点 。
当普通老百姓构成了网民的主体 , 如何降低理解门槛 , 成了专业知识普及道路上的大势所趋 。
在传播中 , 用户的理解门槛越低 , 专业内容的传播效果越好 。 所以有了优质内容还不够 , 还要有更优质、更贴近用户的表达方式 。
不说“黑话”、加大扶持:让优质被看见
不少内容生产“大家”已经摸索出这一规律 。 并已经在表达逻辑和语言风格上做出调整 , 将专业知识拆解为小白老百姓都能理解的语言 。
去年今日头条的生机大会上 , 金融学者管清友也提到了知识输出从“大家”到“大家”的过程 。 即平台升维 , 将专家型创作者的优质内容从线下搬到线上带给更广大的用户 , 渗透率更高 。
在今日头条平台拥有207万粉丝的奥卡姆剃刀 , 作为专业博主 , 他通过言之有物 , 保持对前沿信息的关注和对内容确信、负责来保证自己输出内容的专业度 。
奥卡姆剃刀认为 , 专业人士虽然很难 , 但与其他创作者相比 , 前者不用担心内容枯竭 。 “世界在进步 , 技术在进步 , 按照这个路数 , 只要专业人士可以保持知识更新 , 跟上时代 , 能讲一辈子 。 ”
目前 , 无论从政策支持还是行业细分角度来看 , 专业人士向普通公众做“降维科普”是康庄大道 。 “知识领域自媒体是一片蓝海 。 输出专业知识 , 服务广大网民 , 提高公民科学素养 , 还能有收益 。 ”奥卡姆剃刀说 。
在优质原创内容的传播上 , 今年开始 , 今日头条则会在流量、分成等资源扶持与运营服务上 , 大幅增加对优质原创作者和内容的倾斜 , 让更多信息表达或审美体验出众的好内容呈现给头条用户 。
今日头条创作者目前每天生产150w篇新内容 。 面对信息富矿 , 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淘金” , 识别优质原创内容 , 也成今日头条需要面对的问题 。
对此 , 今日头条设置了“内容品鉴官” , 计划邀请100万名头条真实用户当中的各领域行家 , 通过其专业内容的判断力 , 对头条内容进行质量评价 , 并显著影响后续的流量分发、分成系数计算、以及各种其他的权益分配 。
推荐阅读
- 建设|这一次,我们用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转向|时代落幕,佳能:1DX3 将会是旗下最后一款旗舰单反
- 集聚|向全球应用创新策源地持续迈进 上海“双千兆”应用体验中心正式揭牌
- 领域|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规划:以集成电路为核心先导
- 警告!|华为联想卷入滴滴高管千万受贿案 判决书曝光浪潮曾向其输送720多万
- 何由|2021年,奔向星辰大海的脚步更稳更远!
- Tencent|微信小程序新规则:调用个人敏感信息将需授权
- 西湖|施一公:创新,永远向顶尖发力!
- Hotel|向光前行,点亮未来 -- 2022上海国际商业及工程照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