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梁孟松的中芯三年

作者:沈怡然 李紫萱
12月16日 , 中芯国际首次称 , 知悉联席CEO梁孟松有条件辞任的意愿 。 同时 , 一位由梁孟松执笔的离职信在坊间流传 , 尽管该信尚未得到官方证实 , 但今日一位中芯国际内部员工对采访人员表示 , 这很像梁孟松的口吻 。
外界把梁孟松离职传闻解读为一场“内讧” , 而上述人士对采访人员表示 , 近期没有发现公司出现大的人事变动 , 每周的高层会议都在进行中 。 而从外部看 , 离职传闻引发了二级市场强烈反应 。 截至发稿 , 中芯国际港股停牌 , A股盘中一度跌近10% 。
梁孟松于2017年10月任职中芯国际 , 与原CEO赵海军共同作为联合CEO , 并兼执行董事 。 这已经是中芯国际的第四任CEO 。 他最突出的贡献是 , 在短短两年时间攻克了14nm芯片 , 并将技术推向了更先进的7nm节点 。
纵观梁孟松入职的三年多 , 是最近10年来 , 中芯国际外部干扰最多、技术压力最大的阶段 , 面临大客户华为无法交易、供货商加大断供力度等情况 , 而梁孟松攻克的7nm芯片 , 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 。从上述离职信内容来看 , 梁孟松称7nm技术已经完成开发 , 28nm、14nm、12nm及“n+1”技术均进入规模量产 。 上述几类技术都属于芯片的先进工艺节点 , 若下一步7nm实现量产 , 将有可能帮助手机主芯片实现国产化 , 解决华为手机“断芯”的问题 。
梁孟松在信中说 , “这些成果是由我带领的2000多位工程师 , 日以继夜、卖命拼搏得来的” 。 一位接近中芯国际的投资人对采访人员表示 , 从28nm到7nm , 中间经历4、5代技术 , 外界看到的是 , 公司的研发进度比预期更快了 。 而在此前数年 , 业界普遍认为 , 中芯国际走得太慢 。
攻克7nm
梁孟松师承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电机工程及计算机科学系 , 在履新中芯国际之前 , 他曾在台积电研发部门任职17年 , 战功赫赫 。 业内人对他的印象是“技术过硬”、“学霸” 。上述中芯国际员工对采访人员表示 , 日常工作中 , 梁孟松和基层工程师接触并不多 , 他上任后对公司结构进行了一次大的梳理 , 同时还引入了部分中国台湾的技术人员 。 这期间 , 梁孟松还曾召开7nm动员会 。该员工称 , 相比上任CEO , 梁孟松非常重视研发 , 极大提高了公司对技术的重视程度 , 他任职期间 , 14nm、7nm先进项目研发部门的工作节奏一度非常紧张 , 这些项目的工程师 , 常有夜里两三点被叫起来去公司的经历 。 2018年 , 梁孟松召开了多次沟通会 , 类似动员大会 , 至2019年类似的沟通会数量更加频繁 。 另一位从事先进制程项目的中芯国际员工称 , 自2019年二季度 , 工作压力开始明显增加 。在芯片行业 , 28nm、14nm、7nm及以下 , 都属于先进制程 , 28nm、14nm普遍应用于工业端 , 也就是B端 , 7nm对应的则是对芯片要求更高的C端 , 华为所面临的芯片挑战 , 即指的就是7nm及以下的先进工艺芯片 。 而让中芯国际实现7nm量产 , 是中国减少芯片对外依赖为数不多的选择 。 这也是推高公司估值的关键因素 。
上任后 , 梁孟松曾召开7nm动员会 。 但在芯片行业 , 要想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 几乎不可能 , 加之需要技术、资金、人才的密集投入 。 中芯国际作为行业追赶者 , 短时间内作出7nm是有巨大挑战的 。在技术规划上 , 梁孟松以14nm节点为“n” , 还规划了“n+1”等项目 , 选取介于14nm-7nm之间的工艺节点 , 在他看来 , 这既符合先进芯片的技术性能 , 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台积电形成差异化 。今年9月15日华为被“断芯” , 中芯的情形进入紧张时刻 。 上述来自先进制程项目的中芯国际员工表示 , 一旦禁令生效 , 华为就无法给公司下单 , 容易导致订单出现一个空档期 , 公司急切地需要有一个产品推向市场 。 当时几类先进芯片的良率并不高 , 公司必须要快点拿到订单 , 才有更多的钱提升良率 ,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
一位中芯国际美系供货商对采访人员表示 , 对于已出售给中芯国际的设备并没有被禁运 , 但对于新设备能否交易 , 公司的判断是非常不乐观 , 后续可能会加大断供力度 。 这意味着中芯国际很难扩张产能 , 从传统到先进工艺项目 , 都会受到阻碍 。
准军事化管理
【经济观察报|梁孟松的中芯三年】业内人对梁孟松的印象是 , 身上带有台企的管理风格 。 多位接近中芯国际的人士表示 , 梁孟松在任期间非常希望从文化上塑造公司 。
一位员工表示 , 梁孟松曾在开大会时说 , 和台积电、三星相比 , 中芯国际缺少自己的公司文化 。一位曾任职中芯国际的代工企业人士称 , 芯片制造的过程是完全标准化的 , 准军事化的管理风格 , 也是代工厂普遍文化 , 尤以台积电为主 。 梁孟松或许有意将台积电的文化引入中芯国际 。
上述中芯国际员工认为 , 梁孟松带有一种军事化的管理风格 , 他任职期间 , 中芯最突出的文化是讲规矩 , 高度规格化 , 让业务上的每个问题都有严密的处理流程 。
上述员工表示 , 目前公司的很多中层领导常常早上8点到公司 , 晚上11点下班 , 他们对下属也作出同样的要求 。 而这样的中层领导往往很受大家尊敬 , 这种文化氛围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
但随着项目深入 , 规矩也渗透到了业务以外 , 该员工称 , 包括部门上班的平均时间、出门次数、抽烟次数 , 以及窗帘拉开和关闭时间 。 上述曾任职中芯国际的代工企业人士称 , 除了厂务方面 , 对于工艺研发这样的创造性工作 , 应该给予更为宽松的工作氛围 , 避免扼杀员工创造力和参与感 。
上述两位员工均对采访人员表示 , 相比高强度工作、高度规格化的管理 , 公司的待遇在最近三年里没有太大的改善 。
从待遇来看 , 在中芯国际 , 员工可以租住低价公寓、上自建的民办学校和幼儿园 , 在上海来看是不错的 , 但上述员工称 , 待遇上和台积电相比是不足的 , 员工薪酬普遍按照等级划分 , 每年只调薪一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