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毕陆名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发布 , 中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高维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该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利用六光子系统实验实现了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 。 该成果2020年12月2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
量子隐形传态是建立远距离量子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 。 相比二维系统 , 高维量子网络具有更高的信道容量、更高的安全性等优点 , 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 如何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 , 从而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网络是当前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
为了实现高维量子通信 , 李传锋、柳必恒等人从2016年开始采用光子的路径自由度编码 , 解决了路径比特的相干性问题[PRL 117,220402(2016)] , 制备出了高保真度的三维纠缠态[PRL 117,170403(2016)];解决路径维度扩展问题 , 实现了32维量子纠缠态[PRL 125,080503(2020)];解决路径自由度的传输问题 , 实现了高维量子纠缠态在11公里光纤中的有效传输[Optica 7,738(2020)]等 。 研究组从2017年起开始了高维量子隐形传态的实验研究 。 然而理论研究表明 , 在线性光学体系中 , 必须采用辅助粒子才能实现高维量子隐形传态 。
为了实现高维量子隐形传态 , 研究组首先巧妙的提出了纠缠辅助的方式 , 利用log2d-1个辅助纠缠光子对就可以高效的实现d维的量子隐形传态 , 从而解决了资源消耗问题 。 然后实验上利用主动反馈技术实现路径间的相位锁定 , 干涉可见度在45小时内保持在0.98的水平 , 从而利用六光子系统实现了三维的量子隐形传态 。 研究组对三维量子隐形传态过程做了过程层析 , 保真度达到0.596 , 以7个标准差超过了经典极限值1/3 , 证实了三维量子隐形传态过程的量子特性 。 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的实现为构建高效的高维量子网络打下坚实的基础 。
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为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特任副研究员胡晓敏和张超 。 本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安徽省的支持 。
文章图片
图1、纠缠辅助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示意图
文章图片
【柳必恒|重大进展!中科大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图2、三维量子隐形传态的实验装置图
文章图片
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解决方案|三菱重工AirFlex:全屋恒温,暖意守护安全工作
- 公司|外媒:2021,人类太空事业的重大年份
- 识别|沈阳地铁重大变化!能摘口罩吗?
- Monarch|消息称微软Win11 2022重大更新将在明年夏天到来
- 人民日报|1月1日生效的RCEP,将带来这些重大变化!
- 广西云|1月1日生效的RCEP,将带来这些重大变化
- 恒星|韦布发射升空 五大天文任务可期
- 火星任务|参考封面 | 2021,应对重大挑战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