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协助税务局“逮住”薇娅的“税务大数据”,是什么?

刚过去的周一 , 可谓是一瓜刚落 , 一瓜又起 。头部主播薇娅(真名:黄薇) , 因偷逃税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 , 通过隐匿个人收入、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虚假申报等方式偷逃税款6.43亿元 , 其他少缴税款0.6亿元 , 依法对黄薇作出税务行政处理处罚决定 , 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 。

视点·观察|协助税务局“逮住”薇娅的“税务大数据”,是什么?
文章图片

回忆一下今年上半年 , 郑爽被爆天价片酬 , 号称“日薪208万元” 。而薇娅这笔13.41亿元的罚金 , 连郑爽都得一口气工作645天才能挣够数 。
有网友直言 , 在薇娅事件面前 , 王力宏那笔1.5亿的抚养费实在是不够看 。要知道 , 90%的A股上市公司 , 可能一年都挣不到这笔罚金 。
回顾2021年大事件 , 公众人物的税务问题必然榜上有名 。尤其是网络主播群体 , 前有雪梨 , 后有薇娅 , 引发广泛热议 。据新华社消息 , 税务部门已对网络直播等新业态从业人员 , 给予了包容性的自查整改期 , 目前已有上千名主播主动自查补缴税款 。
杭州税务部门也就薇娅此事进行了答采访人员问 , 提到其违法事实如下:

2019-2020年间 , 通过隐匿其从直播平台取得的佣金收入虚假申报偷逃税款;通过设立上海蔚贺企业管理咨询中心、上海独苏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等多家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虚构业务 , 将其个人从事直播带货取得的佣金、坑位费等劳务报酬所得转换为企业经营所得进行虚假申报偷逃税款;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收入 , 未依法申报纳税 。
这当中有一点 , 被认为是这轮主播查税的关键逻辑:
将税率较高的个人劳务报酬所得 , 转换成税率较低的个人独资企业经营所得 , 从而达到少交税的目的 。
“金税系统” , 税务局的数字化火眼金睛
那么 , 税务局是如何发现这场重大偷逃税问题的?从监管部门的回复来看 , 税收大数据功不可没 。
雷峰网从一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 , “税务大数据”的说法涉及领域较广 , “获取到税务数据之后 , 可做的事情、可入手的维度很多” , 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 , 其实很难确定相关技术手段的具体使用方法 , 以及在此次事件中发挥的作用 。
也有金融行业专家认为 , 可以通过公开的主播成交量等信息 , 对应收税款进行估算 , 从而推测是否存在偷逃税行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