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进击的快递业:件量大增、低价肉搏、走向分化

“创新高” , 是2020年在快递行业经常出现的“热词” 。12月中旬 ,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 , 11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36.5% , 日均快件处理量3.3亿件 , 最高日处理量6.75亿件 , 创历史新高 。

电子商务|进击的快递业:件量大增、低价肉搏、走向分化
文章图片

回顾2020年 , 年初快递行业受到了新冠疫情的短暂冲击 , 但在疫情防控形势下 , 网络购物、智能自取等无接触消费快速发展 , 快递作为线上消费中的重要运输环节 , 需求加速释放 。据预测 , 2020年我国快递年业务量有望超800亿件 。
在业务量持续攀升的同时 , 快递行业的格局也悄然生变 。
随着二三线快递公司逐步退出 , 龙头快递企业市占率持续上升 , 而新玩家的入场让价格战在今年愈演愈烈 。在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下 , 今年 , 一线快递企业之间的分化也更加明显 , 有的公司亏损扩大 , 困境之下选择砍掉影响利润的业务 , 聚焦快递主业;有的公司一边应对价格战 , 一边持续发展新业务 , 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迈进 。
行业专家预计 , 2020年迎风而上的快递行业 , 明年仍有许多新的故事 。
1 业务量“低开高走”
2020年伊始 , 新冠疫情来势汹汹 , 人们的日常生活被按下了“暂停键” , 快递业也同样受到了影响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行业运行情况 , 在春节假期和疫情的叠加影响下 , 1月份快递行业出现同比负增长 , 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37.8亿件 , 同比下降16.4%;业务收入完成500.5亿元 , 同比下降16.1% 。
但很快 , 行业在2月迎来扭转的关键点 。作为运输防疫物资和广大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重要通道 , 快递在这一阶段扮演了重要角色 。邮政、顺丰、京东物流和苏宁物流在春节期间正常运营 , 圆通速递最早宣布在1月28日起全面复工 , 随后韵达、中通、申通、百世等也从2月10日起全面复工 。
2月 , 快递业务量与去年同期持平 , 但实现这一成绩并不容易 。彼时 , 快递链条末端的快递员复工返程就是一个难题 , 即便返工也需要进行隔离 , 人手不足和不可避免的防疫措施让快递员面临着加倍的压力和挑战 。复工初期 , 上海地区快递员王彬告诉《国际金融报》采访人员 , 疫情之前 , 网点每天有两至三班货 , 货虽多但送起来快 。在疫情期间每天虽只有一班货 , 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路上和等待中 , 自己工作时间反而延长了 。当时 , 王彬每天早晨七点起床简单收拾一下便出门送快递 , 时常到下午四点多才结束派送 , 而在之前 , 相同的派送任务只需要半天便能完成 。
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 各行各业逐步有序地复工复产 , 消费市场开始回暖 , 其中线上市场表现突出 。疫情之下 , 人们的消费理念和购买习惯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 直播带货、短视频种草等销售模式快速火爆 , 与此同时 , 为刺激消费 , 各地政府相继推出消费券 , 电商平台也举办了“双品网购节”、“五五购物节”、“6·18购物节”等一系列促销活动 。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 今年上半年 , 全国网上零售额51501亿元 , 同比增长7.3% , 一季度为下降0.8% 。下半年 , 网上零售持续增加 , 最新数据显示 , 1-11月份 , 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05374亿元 , 同比增长11.5% 。
而快递作为线上购物中的重要运输环节 , 也相应地获得高速增长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 , 从3月开始 , 每月快递业务量都要高于2019年同期 , 而且从4月起每月增幅均高于2019年同期 。
这样的趋势在后疫情时代仍在持续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 , 截至11月16日 , 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700亿件 。
在“双11”促销的助力下 , 快递业务量达到今年峰值 。11月份 , 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97.3亿件 , 同比增长36.5% , 虽然增速环比10月下降了6.5个百分点 , 但仍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
整体来看 , 1-11月 , 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741亿件 , 同比增长30.5% , 最近四个月 , 快递行业业务量同比增速均保持在35%以上 。

电子商务|进击的快递业:件量大增、低价肉搏、走向分化
文章图片

2 竞争更为激烈
伴随着快递业务量持续高速增长 , 快递行业的市场份额争夺战也在进一步白热化 。1-11月 , 全国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7869.2亿元 , 同比增长17% , 这个增速要远低于业务量的同比增速 。量的增长并没有使收入出现同步增长 , 这背后是长期以来愈演愈烈的价格战 。
从顺丰、圆通、韵达、申通四家A股上市快递公司的月度业务经营简报来看 , 除顺丰今年1、2月份业务量同比增长外 , 三家加盟式快递公司业务量均受疫情影响下滑 , 而从3月复工复产开始 , 四家快递公司每个月的业务量均同比上升 。但是 , 今年以来 , 四家上市快递企业的单票收入一直呈现同比下滑 , 跌幅范围普遍在两至三成 。
导致这场价格战比往年更激烈的 , 除了龙头企业之间争夺市场份额 , 还有来势汹汹的新玩家 。2019年顺丰推出特惠专配 , 并在今年获得高速增长;极兔速递依靠低价策略快速闯入并搅动了市场格局 , 也招致通达系的顾忌;京东旗下众邮快递近期正式纳入京喜事业群 , 并正式更名为京喜快递 。
新旧快递军团混战下 , 末端则叫苦不迭 。今年以来 , 多家快递公司被曝出网点爆仓、包裹积压多日无人配送的问题 。多位快递网点负责人向《国际金融报》采访人员表示 , 在价格战下 , 今年网点赚钱更难了 , 招人也更难了 。
由于价格战不止 , 快递收件价被进一步压低 , 虽然快递公司总部下降面单费和中转费率 , 但末端网点和快递员头上的压力仍在加重 。上海浦东一家通达系加盟网点老板称 , 发一件市内快递 , 除去面单费、发货费、派件员费用 , 网点能赚到1元已属不错 。如果给快递员开的工资不高 , 没有人愿意来干 , 但提高派送费 , 网点则不赚钱 。
根据安信证券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报告 , 11月份快递行业整体单价为9.86元 , 同比下降11.83% , 相比前两个月同比降幅收窄 , 环比提升改善 , 价格表现符合预期 。进入11月旺季 , 快递网络临时人工和运力成本上涨 , 各快递总部调整中转、派费政策 , 快递终端价格阶段性企稳回升 。
不过 , 这并不代表价格战就此熄火 , 一位从事快递行业十余年的网点负责人向采访人员表示 , 快递行业一般在淡季的时候打价格战 , 但在旺季例如“双11”这种大型活动的时候 , 大家都会暂时停下来 , 专注业务 , 不然网点难以承担亏损 。
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至少在明年上半年 , 价格战依然会是快递行业的主流 。
若价格战短期内不会停歇 , 那么快递公司需要准备好充足的“粮草” 。今年以来 , 龙头快递企业开启了密集融资 , 其中通达系动作频繁 。今年9月 , 阿里巴巴投资32.95亿元 , 间接获得申通快递10.35%的股份 , 累计间接持有申通快递25%的股份;圆通也通过转让12%的股份 , 从阿里巴巴方获得66亿元的资金 。除了加深与阿里的捆绑 , 申通和圆通也从而储备了资金 。
此外 , 圆通近期还公布了一项定增计划 , 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7.9亿元 , 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多功能网络枢纽中心建设项目、运能网络提升项目、信息系统及数据能力提升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 全面提升公司市场服务能力 。
中通快递则是通过在香港二次上市 , 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近百亿港元 , 拟用于基础设施和产能开发 , 赋能网络合作伙伴及增强网络稳定性 , 投资物流生态系统等用途 。作为目前唯一一家市场份额超过20%的快递公司 , 中通野心勃勃 , 目标2022年达到25%的市场份额 。今年三季度 , 中通单票运输成本同比下降5分至0.53元 , 单票分拨成本同比下降3分至0.29元 , 三季度单票汽运+分拨同比下降幅度为9% 。更优秀的成本管控能力意味着企业在价格战中拥有更多的压价空间 。
3 业务分化明显
从行业来看 , 快递行业依旧是增量市场 , 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保持上升趋势 , 同时行业竞争也在进一步加剧 。
赵小敏称 , 明年京东物流IPO情况会如何 , 申通和阿里最后行权是否会完成 , 百世做减法明年会达到什么状况 , 圆通股权方面会不会有新的行动 , 从行业来讲还有更多悬念 。
但具体到各个玩家 , 不同的公司已经呈现出不同的走向 。
【电子商务|进击的快递业:件量大增、低价肉搏、走向分化】曾经的老大哥申通如今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 , 其业务量与圆通、韵达之间已经出现明显的差距 。第三季度 , 申通净亏损6547.36万元 , 相比去年同期的2.73亿元净利润暴跌123.96% 。在资本市场 , 申通的市值已经跌到了172亿元 , 其股价从年初至今已跌去超40% 。
同样尴尬的还有百世 。第三季度 , 百世集团实现营收86.93亿元 , 同比下降0.6%;净亏损6.395亿元 , 较去年同期的-670万元大幅扩大 。在百世集团业务结构中 , 快递、快运、供应链三项业务的营收占比超过八成 , 其中快递业务占比超过六成 , 但是百世的快递业务量与同行差距明显 。此外 , 近几年 , 百世的业务多元化对公司利润造成了拖累 , 2017年至2019年间 , 百世店加业务共计亏损6.17亿元 。
面对当前困境 , 百世选择聚焦主业 , 进行了战略调整 , 退出自营WOWO便利店以外的店加业务 , 还对包括金融、国际、优货等在内的非主营业务进行评估 , 考虑多种战略选项 , 以降低这些业务的资金需求 。
收缩业务并不是行业主流 , 更多公司选择开疆扩土 。年初的疫情让航空货运的需求加速释放 , 同时也让快递公司意识到了布局航空领域的重要性 。今年6月 , 顺丰鄂州机场主体工程建设拉开序幕 , 圆通在浙江嘉兴投资的全球航空物流枢纽项目实质性投资落户;11月 , 顺丰第61架飞机正式入列 。除了这两家拥有自有航空的民营寄递企业 , 中通也在低调布局 , 采用加盟制的方式 , 与多个航空公司进行合作 , 今年9月 , 中通正式对外公布了“星联航空时效件”这一产品 。
航空物流的布局让快递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 近年来 , 快递企业目光放眼全球 , 都在加码国际化布局 。受疫情影响 , 国际市场对健康及医疗用品需求大幅提升 。今年上半年 , 顺丰国际业务实现营收29.05亿元 , 同比增长141.71% , 是顺丰增速最快的业务板块;业务方面 , 顺丰国际快递业务覆盖海外71个国家 , 上半年全货机国际航线总计运量超4万吨 。圆通速递国际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2.01亿港元 , 同比增长22.3%;股东应占溢利为9545.6万港元 , 同比大增1756% 。申通今年也加深了国际化布局 , 11月 , 申通国际上海分拨中心启动 , 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对外表态 , 争取在三五年内 , 推动申通国际上市 。中通方面向采访人员表示 , 目前跨境业务占比还很低 , 截至9月底已在东南亚7个国家建立本土布局 , 接下来将继续加大对海外本土市场的开发力度 。
今年4月的丰巢快递柜超时收费事件让快递柜行业热闹起来 。申通旗下自有快递柜品牌喵柜、韵达的蜜罐、中通的兔喜陆续浮出水面 , 出现在大众视线中 。目前中国的智能快件柜市场还处于早期布局阶段 , 消费普及率还不足 , 除了丰巢整合速递易已经初步实现卡位优势外 , 多家快递公司也已有所行动 。有快递行业专家曾向采访人员表示 , 快递柜作为派件的暂存柜 , 像物流链下游的出水龙头;作为揽收快件的寄递柜 , 像物流链上游的吸水龙头 。快递柜在物流链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
近年来 , 龙头快递企业在快运、供应链、冷链、同城、国际等多个领域不断扩张 , 除了抢占更多的快递市场份额 , 他们更长远的目标是成为综合的物流服务商 。
赵小敏向采访人员表示 , 明年行业仍会有很多新的故事 , 最大的看点可能在上游产业方面有所变化 , 在行业解决方案上发力;另外 , 各家快递公司在乡村振兴和冷链方面都会有所布局 。同时 , 在政策利好下 , 每家仍都不会放弃国际化布局 。此外 , 在即时物流端 , 今年达达创造了比较好的IPO纪录 , 明年闪送、美团、顺丰同城等在即时物流领域的动作也会有很多看点 。
访问:
京东商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