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推荐“数”为2020湖南年度字

荐字理由
从“攵”部 , 表示计算 。 “数”诞生于人类文明的开端 , 从“结绳记事”到“云计算” , 从“二进制”到“数字时代” , 数字成就并见证了人类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每一个巨大进步 。 如今 , “数”又成为大国博弈、城市竞争的焦点 , 建设数字政府、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 , 长沙正乘风破浪 。

数据|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推荐“数”为2020湖南年度字
文章图片

吴颖姝 周妍
2020年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特殊之年 , “数”是这个特殊庚子年的特别注脚 , 疫情防控阻击战既是对前期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的检验 , 也为长沙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按下“快进键” 。
“数”也正为长沙书写“十四五”美好未来注入不竭动力 。 未来 , 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将会承载长沙数字化转型、现代化治理、高质量发展等更多的希冀和期待 。
“星城大地 , 乘风破浪‘数’有为 。 ”长沙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武推荐“数”为2020湖南年度字 。
抗疫有“数”
当数字时代与重大疫情狭路相逢 , 谁能胜出?
2020年 , 一场前所未有的与病毒的较量在看不见的“云端”打响 。 据张武介绍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 长沙高度重视“科技支撑” , 专门成立疫情防控数据分析组 , 建立起“大数据分析+网格化实地排查”机制 。 作为疫情防控的新型作战力量 , 市数据资源局会同市公安局等部门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武器 , 打了一场漂亮的阻击战 , 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数字化战疫“答卷”——
通过大数据战“疫”防线的构建 , 长沙迅速实现1个月内新增确诊病例清零 , 2个月内在院确诊病例清零 , 已连续9个月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 位居全国同等城市前列 。
“我的长沙”APP及系列小程序不断上线在线问诊、新冠智答、患者同小区查询、确诊同程查询、疫情资讯、疫情实时通报、新冠肺炎早诊、疫情辟谣、发热门诊查询、接待疫源地人员服务场所查询、居民电子健康码等特色服务 。
疫情期间 , 为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 , 市数据资源局运用数字化手段有力支撑“不见面”网上办公、网上办事 , 长沙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加快优化升级 , 让老百姓更多的办事需求实现“全程网办” 。
通过数字化手段的赋能 , 长沙在全国率先启动复工复产 , 率先实现消费复苏、经济回暖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2.2% , 位居万亿GDP城市增速排行榜第一名 。
营商有“数”
“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市域全覆盖和常态化使用 , 188件“一件事”套餐全面实现智能导办、跨域通办 , 办理时间缩减53.7% , 跑动次数减少73.5%;
建成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 , 实现对全市83个政府网站的集约高效管理;上线“复工复产政策兑现”“网上中介超市”“企业开办”“涉企政策”等专题 , 推进企业扶持政策精准落地、释放红利 , 惠及企业15.8万家……
这些是如何实现的?背后的“密码”就是建设数字政府、强化数据赋能 。
数据赋能营商环境优化 , 政务数据的“聚通用”是关键 。 市数据资源局依托“城市超级大脑”和“政务云”建设 , 紧紧牵住“数据资源”这个牛鼻子 , 率先颁布实施《长沙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 , 组织开展数据营商集中攻坚、市级系统融合和政务数据归集“630”攻坚等行动 , 打通“信息烟囱”“数据壁垒” , 有力推动“最多跑一次”“一件事一次办”落地见效 。
与此同时 , 全面推进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建设 , 基本建成人口库、法人库、地理信息三库 , 持续推进全市主要政务数据资源治理 , 围绕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编制标准规范 , 在全国首次提出“数据服务超市”的概念 , 将“城市超级大脑”能力和资源集成于“数据服务超市” , 统一向全市提供数据服务 , 助推数据真正“跑”起来 。
治理有“数”
推进现代化治理 , 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是最重要的载体、最主要的动力 。
近年来 , 长沙智慧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不断理顺 , 统筹集约推进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 今年10月 , 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的决定》 。
为绘好发展蓝图 , 长沙委托国内顶尖智库——国家信息中心编制完成《长沙市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顶层设计(2021-2025年)》和《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 为“十四五”期间长沙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科学指引 。
为创新建设模式 , 长沙组建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专业国有公司——长沙数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探索推进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集约统筹建设 。
今年9月 , 由市数据资源局以最少的投入、用不到3个月时间快速建成的市应急指挥平台正式投入试运行 , 实现全市突发事件应对“应急指挥一个厅、信息收发一平台、数据支撑一个脑、资源调度一张网” , 24小时为城市安全保驾护航 。
此外 , 市数据资源局持续推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创新深度融合 , 加快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 。 “智慧党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文旅”系列应用打造多元化智慧城市场景 。
发展有“数”
数据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生产要素 , 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 如何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释放数据要素红利 , 赋能城市精明增长、高质量发展?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
长沙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大场景 , 推进形成智慧城市、数字经济“双轮驱动、齐头并进”的态势 。 中国电子、华为、腾讯等头部企业陆续入驻长沙 , 均基于与长沙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战略合作;PK体系、智能网联汽车、鲲鹏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产业 , 绝大部分是在智慧城市领域进行场景应用 。 在“软件业再出发”行动中发布的191个应用场景 , 属于智慧城市领域就有128个 , 总投资近50亿元 。
通过充分发挥场景牵引作用 , 长沙数字经济焕发出蓬勃生机 。 腾讯云长沙研发中心、云启基地正式落地 , 华为鲲鹏计算产业已初步形成完备产业链条 , 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正式落地 , 由湘江鲲鹏公司研发制造的首台“长沙造”服务器正式下线 。 京东智联云数字经济产业园落户岳麓山大科城 , 奇安信城市网络安全运营总部落户长沙 。
与此同时 , 融合发展的数字经济生态正在形成 , 数字星城生态共建联盟入驻企业已达140余家 。 长沙今年还成立了长沙市新型智慧城市研究会 , 两个机构的一体化运行将构建“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生态圈 。
同时 , 长沙正在深度挖掘和利用政务数据 , 发挥大数据赋能作用 ,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湘信融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 截至目前已入驻市场主体459家 , 短时间内撮合授信3.28亿元 。
今年7月 , 中部唯一的数据要素与数字资产交易场所——湖南大数据交易中心在长沙正式开建 。 长沙将抢抓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先机 , 激活数据资产价值、释放数据资源红利 , 促进全市大数据产业生态构建与发展 。
回望2020 , 数字之花已盛开 。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全球信息化数字化已成定局 , 而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数”作为核心生产要素 , 是大国博弈、城市竞争的关键 , 也是发展大势所趋、历史潮流所向 。
展望“十四五” , 数字之果正孕育 。 “我们将做好‘数’的‘大文章’ , 发挥‘数’的大作用 , 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新型智慧城市 , 加快发展数字产业、数字经济 ,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数字力量 。 ”张武表示 , 一个因“数”而强、因“数”而兴、因“数”而美的现代化长沙正阔步走来 , 在湖南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征程中奋发前行、勇立潮头 。
数说2020
基本建成“城市超级大脑” , 完成30家市直单位62个应用系统迁移上云;归集数据总量已达125亿条 , 可为30个单位的85个业务系统提供数据服务 。 长沙数字政府服务能力在全国重点城市中获评“优秀级”;
长沙市政务服务门户“一件事一次办”获评“省会及计划单列市级十大优秀创新案例” 。 188件“一件事”套餐全面实现智能导办、跨域通办 , 办理时间缩减53.7% , 跑动次数减少73.5%;
“我的长沙”APP3.0及系列小程序全新上线 , 累计接入政务服务1625项 , 上线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235项 , APP注册用户突破300万 , 获评“全国优秀政务APP”;
获评“中欧绿色智慧城市数字化抗疫优秀案例奖”;
获评“2020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
“智慧党建”覆盖全市19844个党组织、46万余名党员;
“智慧医疗”接入全市117家医院 , 实现“码上挂号 , 码上缴费、码上看报告”;
在2020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上 , 长沙斩获“全球智慧城市数字化转型大奖”;
【数据|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推荐“数”为2020湖南年度字】建成市应急指挥平台 , 24小时为城市安全保驾护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