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采访人员 陈欣然 通讯员 赵晖)12月22日上午12时37分 , “长征八号”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 , 这枚新型火箭上搭载了一个“天大的梦想”——天津大学李峰辉博士创业团队自主研制的“云遥GNSS掩星探测载荷”搭载此次发射的“元光号”卫星顺利入轨 , 一个由80颗在轨卫星全球组网的“气象北斗”——“云遥星座计划”进入了加速布局期 。
【全球|天津大学“云遥GNSS掩星探测载荷”搭载“元光号”入轨】GNSS掩星气象探测载荷是一种新型星载遥感综合探测设备 , 它可以连续探测到0-60km大气层大气的折射率、温湿压以及100-800km电离层的电子含量和电子密度 , 能为地球表面大气层及电离层研究提供重要数据 , 对于天气预报、全球气候变化、地震预报等具有重要价值 。
李峰辉团队历时数年研制的云遥GNSS掩星探测载荷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 , 同时具有高时空分辨率 , 可以同时探测全球多个区域的掩星数据 , 实现从大气层到电离层的连续探测 。 “这款GNSS掩星探测载荷可以搭载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进入太空 , 并在轨收集海量的掩星信号 。 ‘云遥星座计划’就是将这款掩星探测载荷分布在80颗卫星上 , 形成一个覆盖全球的气象探测网 , 提供实时性气象预报信息及地震短临预报信息 。 这个全球组网填补了我国探测空白 , 能解决卡脖子问题 。 ” 李峰辉介绍 , 因为没有自主研发的全球远洋气象导航系统 , 几乎所有的中国远洋船舶都不得不使用国外公司的气象导航服务 。 不仅每年要支付几十亿元的服务费 , 还要将船舶技术资料、船舶动态及载货信息随时报告给对方 , 这不仅暴露了商业机密 , 还对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 “‘云遥星座计划’将打破国外垄断 , 就像气象界的‘北斗系统’ 。 ”
据了解 , 2021年‘云遥星座计划’将进入布网快车道 , 计划2023年全球组网初步完成 。
作者:陈欣然 赵晖
推荐阅读
- 网络|天津联通全力助推天津市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
- 识别|天津滨海机场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完成建设 行李标签识别成功率可提升至99%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IT|全球供应25亿剂疫苗 科兴上半年营收110亿美元
- IT|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首超100万例 世卫:两大毒株正掀起“疫情海啸”
- Tesla|特斯拉在美国召回约47.5万辆汽车 接近其去年全球交付总量
- 堆芯|全球首座,世界领跑!
- 集聚|向全球应用创新策源地持续迈进 上海“双千兆”应用体验中心正式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