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原题是:网络占卜 , 该治治了!
2021年即将到来 , 与日俱增的不光是人们对新一年的期许 , 还有五花八门的网络占卜服务 。 八字、生肖、掌纹、面相都能看 , 事业、姻缘、财运、健康全能测 。 原先算命的那套搬到互联网上 , 借科技“还魂” , 添了些许神秘 , 但剥开天花乱坠的话术包装 , 内里多是敛财之举 。 网络占卜 , 该治治了!
乱象丛生套路多
小李今年读大四 , 学业和就业压力比较大 , 刷到朋友圈有人分享“大师算卦”的信息 , 自己也动了心 。 “近来运气不太好 , 看到别人说算得挺准 , 自己也想去试试 。 ”小李说 。
一开始 , “大师”让小李拍了张掌纹图 , 随后便发来了数段语音 , 并再三强调相关内容不可与他人分享 。 小李告诉采访人员 , 此次看相并未收费 , 只是要求她将有关内容“晒”到朋友圈 。
“但我对解析内容表示怀疑 , 就和之前看过的朋友聊起此事 , 才发现语音内容基本一致 。 ”小李说 , 当再次去找“大师”询问时 , 发现对方已把自己拉黑 。
与小李不同 ,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因为迷信而沉陷其中 , 不能自拔 。 今年11月 , 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重大案件 。 受骗者王某某因长期患病致使感情、事业不顺 , 精神消沉 。 后来在某网络社交平台上看到有“大师”直播卜卦 , “大师”以能破除灾难、祛病保平安为由多次骗其购买“驱邪符”等物品 , 先后骗取250多万元 。
采访人员发现 , 以“算命”“占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 , 很多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都有大量相关内容 , 甚至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新技术也被用上 。 据报道 , 用户提交一份面部完整无遮挡、五官清晰无眼镜的照片后 , 不到30秒钟 , 报告生成 。 但要获取 , 需支付9.9元 , 若想获取更多单项报告 , 还要继续付钱 。
除了环环付费解锁报告外 , 网络占卜敛财套路多多 。 缴“升级费”成为合伙人、雇写手发营销文章骗操作、靠“水军”刷屏刻意制造口碑……人们往往在无形之中被骗取信任 , 浑然不知 。
易泄露个人信息
“无论哪种形式的算命 , 都是为了满足算命者的一些心理需求 。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说 。
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压力 , 人们往往会追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如果是内因 , 容易让人有挫败感 , 而外因则会缓解焦虑 , 有助于调整心态应对变化 。 这恰恰是“大师们”利用的卖点 。
被利用的还有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 。 张昕表示 , 也许就是给人们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 但这个答案让人最容易对号入座 , 让大家觉得可信 。 可实际上 , 答案所描述的可以是很多人 。
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占卜骗局浮出水面 , 其披着互联网外衣搞封建迷信大肆敛财的实质也被更多人知晓 。 所谓的“大师” , 原来是一些公司批量“训练”出来的业务员;在年轻人中流行的占卜APP或小程序 , 很多是商家设计几套模板 , 然后根据用户提供的资料、诉求等信息排列组合 , 最后生成“模板话术” , 对大家的命运进行“安排” 。
值得注意的是 , 乱象频发的危害 , 可不仅仅是骗钱 。 过度沉迷于此 , 有脱离社会的危险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肖雪萍认为 , 过度沉迷会对个人性格和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 会拉长困惑时间 , 还可能会损失建立亲密关系的机会 。
从个人信息保护角度看 , 网络占卜同样隐藏较大风险 。 无论是测塔罗牌 , 还是测手相 , 看面相 , 都需要录入若干个人信息 , 甚至采集个人生物信息 。 专家表示 , 如果以上信息收集后不能妥善管理保护 , 极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
治理须多方合力
在现有法律法规中 , 缺乏对网络占卜的明确规定 。 但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规定 , 若提供的网络服务、信息是宣扬封建迷信的 , 属于违规行为 。 若以骗取钱财为目的 , 侵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 则涉嫌违法犯罪 。
专家认为 , 治理种种乱象 , 首先要把网络占卜从边缘地带拉回法律聚光灯下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把该行为明确纳入法律调整范围 , 划出网络占卜的边界和禁区 。
业内人士指出 , 平台把关和政府监管也要跟上 。 就平台而言 , 要严格把好审核关、准入关 , 对有违规行为的账号及时查封并报告;从监管来说 , 在现有法律法规的框架内 , 相关部门应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 , 对网络占卜行为加强监督和执法检查 。
【人民日报海外版|网络占卜,该治治了!】专家认为 , 最重要的 , 还是要在全社会倡导科学精神 , 提升公民整体科学素质 。 对于时常迷茫、焦虑的年轻人来说 , 通过求助塔罗牌等占卜方式 , 是为了获得一份“象征性的满足” 。 “其实这种满足感的获得有多种途径 , 比如专业的心理咨询、父母朋友的陪伴等 。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元明表示 , 社会应注重对年轻人的心理疏导 , 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 , 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推荐阅读
- 网络|天津联通全力助推天津市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人民日报|1月1日生效的RCEP,将带来这些重大变化!
- 数字化|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到2025年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 人物|俄罗斯网络博主为吸引流量 闹市炸毁汽车 结果够“刑”
- 协同|网文论︱网络文学与AI写作:人机协同演化时代的文学之灵
- 周鸿祎|网络安全行业应提升数字安全认知
- 安全风险|网络安全行业应提升数字安全认知
- 海康威视|智能家居战场又添一员,海康威视分拆萤石网络上市,半年营收20亿 | IPO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