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阴阳”阿里云( 二 )
根据阿里2021财年第三财季业绩报告 , 阿里云单季度收入116.15亿元 , 经调整EBITA实现盈利2400万元 。 而根据2022财年第二财季业绩报告 , 阿里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33%至200.07亿元 , 并连续第四个季度盈利 , 营收占比接近10% 。
拥有这样的市场地位和亮点成绩 , 技术积淀、先发优势及审时度势都是关键影响要素 。
2009年 , 阿里云计算公司正式成立 。 2013年8月 , 阿里云就自主研发出了国内第一家自主研发的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 。 在此后的8年间 , 阿里云还相继自主研发了神龙架构、AI芯片含光800、大数据计算平台MaxCompute、深度学习平台PAI、数据库AnalyticDB、云芯片倚天710等诸多科技产品 。
文章图片
现在的阿里云 , 从IT基础设施 , 到中间的软件层、用户端 , 从软件到硬件 , 从芯片、云操作系统、服务器到大数据、AI、IoT等 , 几乎无所不包 。
技术壁垒、规模效应、迁移成本高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 让云计算成为一个具有马太效应的市场 , 也让较早踏入市场的阿里云具备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
再看市场层面 , 在疫情影响下 , 中国云计算快速渗透到传统行业 , 云计算从早期互联网客户云集 , 正全面扩散到各行各业 。 因此 , 云计算不再只是部分IT技术与基础设施 , 而是与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紧密结合 。
据亿欧智库统计 , 2021年 , 国内云端服务市场规模达1855.6亿元 , 同比增长29.8% 。 未来 , 实体经济企业的很大一部分云端服务支出将转向来自云端的数字化关键技术 , 如人工智能、大数据能力等 。 基于上述趋势 , 亿欧智库预计 , 2024年的云端服务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500亿元 。
2020年9月 , 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 , 明确要求“加快上云步伐” 。
对于这样的大趋势 , 有先见之明的阿里云也快速调整业务布局 。
在中国市场上 , 阿里云是首个进入政企市场的云厂商 。 2019年 , 阿里云智能事业群进行了一次重大架构调整 , 数字政府、新金融、新零售、中国区域四个业务部整合升级为四大事业部 , 其中 , 数字政府的重要性显著上提 。 目前 , 阿里云已服务26个部委 , 合作31个省区市 。
同时 , 在2020年9月云栖大会上 , 阿里云宣布进入2.0时代 。 同月 , 该公司宣布钉钉升级为大钉钉事业部 , 与阿里云全面融合 , 称将整合集团所有相关力量 , 确保“云钉一体”战略全面落地 。
这么做的目的 , 在于为政企客户提供更完整、更易用的平台和解决方案 , 连接更深的toB服务业务 , 拉近与终端需求商的距离 , 助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 。
推荐阅读
- 市场资讯|“真·网红”马斯克:一个特斯拉哨子30万,大红内裤遭秒光
- Samsung|三星电子延迟发布最新智能手机AP“Exynos 2200”
- 安全|温州一超市遭“比特币勒索病毒”攻击,储值系统瘫痪
- 大餐|把温暖“爱心餐”送到防疫一线 美团助力天津抗疫
- 一财网|28页文件“上书”英国监管机构 英伟达收购Arm进入最后博弈
- 产业|“抢早”打下第一桩!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强势开局
- 识别|外卖界又一黑科技 饿了么计划2022年覆盖100000顶智能头盔
- 张江|人工智能岛:洞见未来,高能“岛核”带动周边
- 市场|刘作虎:一加达成了一个小目标
- 建设|上海徐汇漕河泾开发区将建“AI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