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阴阳”阿里云( 四 )
2021年8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中国人大常委会获得通过 , 并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 其中第十条规定 ,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 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
文章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截图
当前 , 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深度整合技术高速发展 。 在此背景下 ,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推进凸显出国家层面对数据安全的重视 。
对于阿里云等以数据作为“生命之源”的云厂商来说 , 能否有效调和数据安全保护与数据共享之间的矛盾 , 或是其走得多远、走到何处的关键性决定要素之一 。
数据安全 , 云厂商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数据是数字时代的石油 , 已然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之一 。 2020年4月9日 , 国务院就出台了一份《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 将数据列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 , 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 。
2021年6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获得表决通过 , 并与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 该法明确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 , 建立健全数据交易管理制度、安全审查制度 , 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 。

文章图片
相关法律法规的提出也意味着国家对相关企业的合规监管、数据交易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 国资云和信创云的火热也从侧面印证了国家对于数据安全重视程度正逐年加深 。
2021年8月 , 一份由天津市国资委发出、名为《关于加快推进国企上云工作完善国资云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的文件流出 。 文件指出 , 要加快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及国资云的建设 。 各企业已经部署在第三方公有云平台的信息系统 , 租约到期日起2个月内全部迁移至国资云 。 原则上最迟应于2022年9月30日前全部迁移至国资云 。
“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的颁布与实施 , 数据安全将成为的一大重点 , 这也与推动国资云的初衷相符 , 可以长期看好数据安全相关产业 。 ”一位长期关注国内云计算行业的分析师表示 。
过去很多年间 , 国内IT底层标准、架构、生态等大多数都由国外IT巨头制定 , 存在诸多安全风险 。 因此 , 逐步建立自主研发的IT底层架构和标准 , 形成自有开放生态 , 是国家支持信创产业的核心 。 其中 , 云服务是信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推荐阅读
- 市场资讯|“真·网红”马斯克:一个特斯拉哨子30万,大红内裤遭秒光
- Samsung|三星电子延迟发布最新智能手机AP“Exynos 2200”
- 安全|温州一超市遭“比特币勒索病毒”攻击,储值系统瘫痪
- 大餐|把温暖“爱心餐”送到防疫一线 美团助力天津抗疫
- 一财网|28页文件“上书”英国监管机构 英伟达收购Arm进入最后博弈
- 产业|“抢早”打下第一桩!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强势开局
- 识别|外卖界又一黑科技 饿了么计划2022年覆盖100000顶智能头盔
- 张江|人工智能岛:洞见未来,高能“岛核”带动周边
- 市场|刘作虎:一加达成了一个小目标
- 建设|上海徐汇漕河泾开发区将建“AI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