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年内支付牌照持续缩量 马太效应倒逼中小机构转型
来源:北京商报
_原题是:年内支付牌照持续缩量 马太效应倒逼中小机构转型
北京商报讯(采访人员 岳品瑜 刘四红)业绩增收不增利、罚单总额翻倍、收单业务见顶、牌照持续缩量……回顾2020年 , 大多数支付机构都不好过 。 在多位分析人士看来 , 延续往年的发展趋势 , 支付行业2020年持续严监管 , 行业仍在不断分化 。 中小支付机构求生艰难下 , 预计后续会有更多支付机构向综合型的产业服务商进行转型;此外 , 国内市场的成熟也将推动支付机构进行海外业务的拓展 。
【新浪科技综合|年内支付牌照持续缩量 马太效应倒逼中小机构转型】12月28日 , 据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不完全统计 , 2020年 , 央行已对支付机构开出至少64张罚单 , 罚没金额达3.07亿元 , 罚单金额已超去年总额的2倍 。
一方面是“双罚”趋势明显 , 近半罚单涉及“双罚” , 除了机构层面处罚外 , 监管对违规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也在加大 。
另一方面是大额罚单增多 , 65张罚单中 , 包括1张亿元级罚单、5张千万元级罚单以及11张百万元级罚单 。 例如商银信公司涉16项违规行为 , 于4月29日被央行一次性罚没1.16亿元 , 刷新支付罚单最高纪录 , 此外又因违反规定将境内外汇转移境外 , 于11月27日被外汇局处以290万元的罚单 。
而在监管趋严、机构违规成本增高的同时 , 在2020年疫情冲击波下 , 不少支付机构还面临着收单业务天花板见顶、业绩增长难的压力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注意到 , 年内 , 包括合利宝等不少支付机构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经营困局 , 此外 , 也不乏商银信、腾付通等支付机构 , 因为债务缠身被法院多次列入“被执行人” 。
多个因素促使下 , 支付牌照也似乎不如往年“吃香”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注意到 , 2020年 , 第三方支付牌照仍在持续缩量中 。 年内央行已注销4家支付机构 , 分别是御嘉支付有限公司、艾登瑞德(中国)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华夏通支付有限公司 。 4家机构均涉及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 , 其中一家还持有互联网支付牌照 , 而这也是已注销机构中的首张互联网支付牌照 。
不过 , 2020年支付行业也并非全是“坏消息” 。 中小机构被洗牌出局的另一面 , 也新增了拼多多、携程、字节跳动等多家互联网巨头涌入 。 “鲶鱼入场” , 在业内人士看来 , 竞争不断加剧下 , 将会驱使越来越多的支付机构进行SaaS、智能营销、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增值服务的拓展 , 机构将向综合型的产业服务商进行转型升级;此外 , 国内市场的成熟也将推动支付机构进行海外业务的拓展 , 其中科技驱动型支付机构将具有广阔潜力 。
2020年对于各行各业来说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 支付行业也不例外 。 “2020年既有巨头加速入场 , 也有中小机构陆续退场 , 相比往年两极分化不断加剧 。 ”在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看来 , 用三个词来概括的话 , 主要体现为“规范化”、“创新化”与“市场化” 。 规范层面 , 监管加大对支付机构的处罚 , 大额罚单层出不穷 , 随着监管科技的不断精进 , 一些边边角角的“小动作”也难逃监管法眼;创新层面 , 支付机构参与金融科技创新项目试点、参与数字人民币等 , 科技驱动的星辰大海值得更多金融科技公司积极探索;市场层面 , 银联商务与连连数字等支付机构竞相传来计划上市消息 , 给支付业注入了强心剂 。
苏筱芮认为 , 预计支付行业的马太效应将继续凸显 , 中小支付机构需要未雨绸缪 , 提早谋划 。 首先需在商户机构综合服务解决方案上不断完善改进 , 有针对性地做好用户留存;此外也需要适当考虑外部场景的接入与合作 , 力争通过“小而美”的方式与大型机构错位竞争 。 转型、出海是其中一条出路 , 但出海也面临各种海外监管的不确定性 , 中小机构需要明确赛道 , 不跟风、不盲从 , 谨慎选择赛道精耕细作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