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三 )
然而,科技公司宣传的技术如何在主流人群中普及仍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尼基尔·巴拉姆(Nikhil Balram)在去年11月之前一直负责Google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硬件的开发 。他说,完全遮挡眼睛的虚拟现实头显“是你在某些任务中会使用的设备,体验可能会很神奇,但不适合普通大众” 。
英特尔的增强现实项目也拿出过一款名为Vaunt的原型产品,并在用户中进行了测试 。该项目负责人杰里·鲍蒂斯塔(Jerry Bautista)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类头显前景良好 。这是人们会希望使用的个人计算设备,同时也是能创造新的营收来源的新型计算平台 。
他表示:“我们赠送硬件,但通过数据赚钱 。硬件上每投入1美元,我们在软件和数据销售上可以赚到3美元 。”
这就是苹果、Google、微软和Meta等公司都在探索此类技术的原因 。巴拉姆表示,对一些公司来说,它们可能是销售软件和服务的一种方式,而对另一些公司来说,这可能是一种广告销售渠道 。
不过专家指出,完善这类技术可能需要10年或更长的时间 。目前,一些增强现实眼镜和普通眼镜一样小而轻,但无法提供足够的计算能力,并达到日常使用所需的图像处理性能 。“有时候,‘需要10年’是‘我不知道要多长时间’的另一种说法 。”巴拉姆说 。离开Google后,他加入了EyeWay Vision,开发增强现实头显 。
2018年,英特尔在将许多专利出售给North前关闭了Vaunt项目 。鲍蒂斯塔表示,归根结底是因为英特尔觉得,要回答关于这类技术的许多问题确实很难 。他指出,由于欧洲和全球其他国家的隐私保护法,这类技术带来的伤害可能要超过价值 。例如英特尔就估计,其年收入的3%可能因此面临风险 。
现在,全球许多最强大的科技公司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我们可以开发出令人惊叹的产品 。”鲍蒂斯塔说,“硬件并不是最难的部分,商业模式也不是最难的部分,找到可以使用这些设备的场景也不难 。最难的是:如果数据泄露了,应该怎么办?”
推荐阅读
- 齐鲁|齐鲁医学创新高峰论坛召开 专家共话前沿科技促医学进步
- 新浪科技|哈啰顺风车:三年完单总量3亿 认证车主数量达1800万
- 新浪科技|还在售卖!上万元买肯德基盲盒套餐,中消协呼吁抵制
- 视点·观察|新华社: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真人?
- 新浪科技|美国百强雇主榜单:英伟达摘得桂冠,Meta下跌36名,Zoom吊车尾
- 快科技2018|三星Galaxy S22新配色曝光:新增樱花粉 2月8日见
- 识别|外卖界又一黑科技 饿了么计划2022年覆盖100000顶智能头盔
- 斯达|汉威科技:目前能斯达的电子皮肤已有小批量商用
- 快科技2018|美团公开新专利:指纹解锁共享单车 不用扫码了
- 疫情|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学子以舞抗疫,“艺”心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