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七 )



(二)、“学程预设案”的编制

之所以将教案名称改为“学程预设案”,就是期望教师从备课开始,从研究自己如何教向研究学生如何学转变 。新的备课要体现由“教”向“导”转变的思想,老师首先必须深钻细研教材,广泛搜集有关本课的教学资料,全面整体的把握教学内容,进而紧扣学习目标,精心设计探究的题,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教师还必须认真研究学生,把握学生学习的基础,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由易渐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

学程预设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一备学生预习的内容和方法;二备学习内容问题化的呈现方式;三备如何抓住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四备如何关照不同层次学生;五备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归纳所学知识 。

备课是为上课准备的,所以必须注重问题的预设 。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最想讲的知识,课堂互动中可能会生成的问题,这些都必须要有相应的设计 。

其次,改变备课方式 。一直以来,教师都是各人备个人的课,忽略了集体的智慧 。我们将采取集体备课形式,每周二下午,所有语文老师集中备课,周三下午数学老师集中备课,周四下午,所有英语老师集中备课,以这种形式,使备课环节落到实处 。

(三)构建“三步六环”的课堂基本模式

课堂的本质在“学”而不在“讲” 。我们希望“三步六环”模式既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尊重老师创造性,又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特个性,将听、说、读、写结合;思、议、探、练一致 。课堂流程用结构图显示如下:(略)

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老师不能代替学生学 。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要做好三点:1、解决基本问题 。所谓的基本问题就是学生通过文本自已能解决的问题 。2、标示疑难问题 。自学中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要标示出来,为下一环节的合作探究做好铺垫 。3、突出重点问题 。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小组中讨论,大家都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长记下,留待班级讨论时提出 。

课堂上,学生有了问题,应该是教师作用的最佳时机,老师如何处理问题?1、组织筛选问题 。针对各小组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精选出具有目标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行讨论交流 。2、启发引导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3、互动点拨 。同时教师适时介入学生的互动,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保证课堂讨论交流的方向性和顺畅性 。在自学互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形成思维导图,以巩固知识,深化理解 。

推荐阅读